植物的分类和区别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8 22:36:02
正好最近在复习植物学,植物分类及介绍如下。
植物界主要包括真核藻类(或真核多细胞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藻类植物
主要特征:
①形态上千差万别,体形小的只有几个微米,体形较大的肉眼可见。
②结构上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管状体。
③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且其周围没有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层。
④合子(受精卵)不在性器官中发育为多细胞的胚。
⑤含有叶绿素等光合作用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⑥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但主要生长环境是水。
藻类植物举例,如图:
2、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和真核藻类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植物体大多有了类似茎、叶的分化,称为“拟茎叶体”;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且有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或支持结构;受精卵发育形成胚。它们以能初步适应陆生环境,但由于它们仅具有假根,特别是植物体内尚没有维管组织的分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等,所以大多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生活史类型均为世代交替,孢子减数分裂,但它们的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为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这是它们和其他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苔藓植物举例,如图:
3、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以及真核藻类的最大区别是孢子体内有了维管组织的分化,而且在形态上具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它们和种子植物一起总称为维管植物,但它们仍不产生种子,这又是和种子植物最大的区别之一。蕨类植物也有人称之为维管隐花植物。蕨类植物的有性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和苔藓、裸子植物一起统称为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举例,如图:
4、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是具有颈卵器,能产生种子,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类群。
一般特征:
①孢子体发达
②具有裸露的胚珠
③孢子叶聚生成球花
④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雄配子体在多数种类中仅由4个细胞组成: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除百岁兰属、买麻藤属外,雌配子体的近珠孔端均产生2至多个颈卵器,但结构简单。
⑤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⑥具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举例,如图:
5、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雌蕊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进化水平最高级的类群。
主要特征:
①有真正的花,能增强传粉的效率;
②雌蕊,胚珠或种子包被在子房或果皮中,对种子有保护和散布的作用;
③具有双受精现象和3n胚乳的出现,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④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结构更加完善;
⑤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是对陆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进化的表现。
被子植物,平时我们最常见的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举例,如图:
1、运动方式不同。绝大多数动物都能自由运动,即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而植物不能自由运动。
2、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供给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和能量,属于自养型生物。而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直接或间接地摄取植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动物按照有无脊椎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分为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分为藻类,苔藓类,蕨类.有种子植物按照果实有无种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按照子叶多少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㈠人为分类方法 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或按植物的用途,选择植物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人为标准顺序排成分类系统。
㈡自然分类方法 以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植物由于来自共同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遗传性,表现出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相似。因此,根据植物相同点的多少就可判断它们之间亲缘上亲疏程度。这种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是自然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
二、植物的分类单位
依范围大小和等级高低,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等级内如果种繁多还可细分一个或二个次等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种以下可有亚种、变种和变型。
种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能自然交配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要求相同的生态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品种不是分类单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栽培学上的用法,相当于变种或变型。
在分类上,亲缘相近的种归类为属,相近的属归类为科,相近的科归类为目,以此上推直至把所有植物归类为植物界。
三、最常见的分类方法: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并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
植物分类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分类植物所在的群体就不相同。
第一,自然界植物种类太多了,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们发现的植物大约40余万种,其中具有种子的植物有25万种,这么多植物不进行分门别类,怎么能够认识植物呢。
第二,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植物,由于遗传因素,每一种植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利用价值的都不同,认识植物才能很好的利用植物。
第三,植物分类以后,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特性正确利用植物,包括粮食、
蔬菜、果树、
油料、花卉、
药材等等。
第四,植物分类以后,有利于人们改造、培育植物,例如嫁接、杂交育种等等,培育价值更大的植物,为人类社会服务。
因此植物分类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科学理论意义。
1、便于统一管理,长出的植物比较整齐美观。2、因为能够控制温度,所以植物长势比非设施长的好。3、使植物的花期可以提前或滞后。4、设施内部的植物在露天栽植后适应性不是很好。有利于记忆,有利于种间杂交,有利于养护,有利于嫁接,有利于选育抗病种,有利于药材选用,有利于基因选择区分。
果实的类型
一、单果
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叫做单果,由单果又分为了肉果和干果。
1、肉果:肉果分为了浆果、核果、柑果、梨果、瓠果,其中,浆果的特点是外果皮较薄,中果皮、内果皮均为肉质化,果实里面充满了汁液,如忍冬、葡萄等;核果的特点是外果皮较薄,中果皮呈肉质,内果皮较为坚硬,比如桃、李等;柑果的特点是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疏松,内果皮膜质分为若干室,是芸香科植物特有的结构。
2、干果:干果是指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干果又分为裂果和不裂果,裂果有荚果、蓇葖果、角果、蒴果,不裂果有分果、坚果、翅果、颖果、瘦果等。
二、聚合果
花内若干离生心皮雌蕊聚生在花托上,从而发育而来的果实叫做聚合果,为一花多果。聚合果分为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坚果、聚合核果,其中这四种分别代表的植物是八角、草莓、莲、悬钩子。
三、聚花果
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也叫做聚花果,多花多果,其中的代表植物有无花果、桑椹、凤梨。
这样整个植物界则包括 15门.还有人将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合称为维管植物门 (Tracheophyta),因为它们均有维管组织.若如此,则整个植物界应分为 14门.植物界(14门:藻类9门+非藻类5门): 蓝藻门 裸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黄藻门 硅藻门 绿藻门 褐藻门 红藻门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说明:一说藻类有10门(加上轮藻门)|一说种子植物门,包括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 [说明:不包括已经灭绝的拟苏铁植物门(本内苏铁植物门)、种子蕨植物门]
现代的植物分类法是采用自然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以植物的外部形态为分类依据,以植物之间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
判断亲疏的程度,是根据植物之间相同点的多少,如小麦与水稻有许多相同点,于是就认为它们比较接近,而小麦与甘薯、大豆相同的地方较少,于是就认为它们比较疏远。
这样的分类方法就叫做自然分类法。
这样的分类系统,就是自然分类系统。
从进化学说得知,类型众多的植物种类,实际上是大致同源的。
物种之间相似程度的差别,能够显示出它们亲缘关系上的远近。
例如,小麦与水稻之所以比较接近,是由于它们有一个年代较近的共同祖先,而小麦与甘薯、大豆比较疏远,是由于它们有一个年代较远的共同祖先。
常见的四种茎类植物:1.直立茎:如辣椒、木棉等 2.缠绕茎:如牵牛花、苦瓜等 3.匍匐茎:如草莓、红薯等 4.根状茎:如藕、玉竹等
一.直立茎
直立茎的植物很多,在生活中见到的木棉,辣椒等。它们的茎杆一般都是垂直于地面,直立空间的向上生长,长大之后又从侧面长出侧枝。
第二种 缠绕茎
缠绕茎的自身是无法直立起来的,只能借助于其他的物体才能向上生长。在生活中常见的有牵牛花、苦瓜等植物。缠绕茎通常有自己的规律生长方向,缠绕需要按照它的生长方向来。
第三种 匍匐茎
匍匐茎顾名思义就是匍匐在地上生长的植物,匍匐茎类的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它们的根茎比较细软,不能直立起来,长的大多也都比较矮小。我们所知道的草莓、红薯就是此类的植物。
第四种 根状茎
生存根状茎别名成为根茎或者变态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例如生活常见的藕、玉竹等。它们生长在地底下,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根茎的,只能看见它们的花叶。根状茎有很多丰富的营养物质,促使它们可以生存得更久。
植物区系图是反映植物区系分布范围或分区的地图;反映不同区域植物区系与环境各要素互为影响的历史发展过程。植物区系图中划分区、亚区、地区、亚地区诸类型,分别以一定数量的特有种、属及属下等级组和种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亚地区适当参照现代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貌、气候、植被等因素。植物区系图通常用质底法表示分区,用范围法表示植物分布。对研究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植被的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