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类群的结构特点?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0-29 23:58:49

不同植物类群的结构特点?

1.木本植物茎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树皮里的韧皮部与形成层和木质部构成维管束,由于维管束内的特殊结构,茎也就有了支持、输导、生长等生理功能。

2.草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草本植物的茎内木质部不发达,属于草质的。茎、枝柔软,植株较小。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番茄等。

2)二年生草本(biennial)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1)一年生草本植物

生物类群和群落?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

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

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

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据估计,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8个。

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动植物残体内的可溶性有机物来生活,在消化过程中,把无机养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

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蚯蚓等将植物残体粉碎,起着加速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转化的作用。此外,这些土壤动物也能够在体内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类,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企鹅的动物类群?

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属于企鹅目,企鹅科。企鹅没有龙骨突,所以不会飞翔,但它是游泳能手,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灯罩的作用?

土壤小动物有避光性,灯罩可以让小动物往反方向进入酒精中

兔子和狼所属的动物类群是,具有什么的生殖特点?

兔子和狼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和哺乳。其优势有:

1、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能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且子宫中的羊水能减轻震动对胎儿的影响。

2、哺乳促进了动物最有效地保护和繁殖后代。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幼仔。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一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因此对幼仔的生长发育极其有利。所以胎生和哺乳,保证了后代较高的成活率。

容易灭绝的生物类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金丝猴、大熊猫、东北虎、丹顶鹤等。

西红柿的所属生物类群?

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 L.[2])是茄科茄属[2]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2]

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喜温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苛,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生长良好。[3]

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1][2]

世界最大的动物类群?

1、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类群是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

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

1、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节肢动物。全世界现存的节肢动物大约有120万种,占整个现存动物种数的80%多。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已发现的昆虫种类超过100万种,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植物)中占了超过50%,占整个现存动物种数和80%左右,占节肢动物种类总数的90%。

从小分类说,种类最多的是昆虫中的鞘翅目昆虫,已发现的大约有40多万种,占整个昆虫种类的大约40%,以各种甲虫为主。而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蚂蚁,估计可能超过1.5万种。种类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个体数量十分庞大。由于数量太多,准确数字无法统计,但估计世界上蚂蚁的总重量与人类总重量大体相当。

如果从哺乳动物中说,哺乳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动物各大类中最少的。但有一个物种的数量高居首位,就是老鼠。估计全世界老鼠的数量不少于40亿只,比人类多出太多,是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

分析拙政园的植物类型和特点?

(1)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注重选择植物的“比德”思想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有以物“比德”的传统,到孔子而树立典型。中国园林植物的选择受其影响,尤其是文人写意园中注重植物的“比德”思想。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高贵的品格和淡漠名利的人生态度,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拙政园中沿水面多处布置了与赏莲有关的建筑,称为拙政园的主题景区。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留听阁、香洲等,有利于人们从多种角度欣赏和感受。

  园中许多建筑都与植物的欣赏相结合,如以梅花组景的雪香云蔚亭,以海棠组景的海棠春坞,以梧桐、竹子组景的梧竹幽居,以芭蕉组景的听雨轩,以枇杷组景的枇杷园等等,形成了以观赏花木为主题的多处景区,并通过对联、匾额等赞颂花木精神,升华了园林意境。

  (2)在植物配置上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

  在拙政园的荷池四周,垂柳轻拂,迎春连翘,低垂于水面;更有濒水的芙蓉、碧桃、紫薇、夹竹桃相互掩映,池中则荷叶田田。山间林地,多植松柏、高槐、杉树、枫树、女贞,间以观花观果的大中乔木如玉兰、木瓜、梨树、橘树等,低灌木如构骨、六月雪、南天竹,地被植物如书带草等,形成了丰富的种植层次。

  (3)拙政园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植物的季相特征

  阳春三月,拙政园里柳枝拂水,桃李争春。可以看到玉兰堂前玉兰盛开,温润如玉,幽香醉人。可至海棠春坞赏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照红妆”。仲夏时节,池畔浅紫、粉红的紫薇花掩映着,池中荷叶阵阵,荷香沁鼻。驻足荷风四面亭可以领略到“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的情景;山坡浓荫匝地,令人暑气顿消。秋风起时,园中并无萧瑟景象,春华秋实,正是收获的季节。待霜亭是赏秋的佳处。登高望远,秋水长天,山坡上金橘满枝,火红的石榴低垂,枫叶灿若红霞。园内桂花飘香,真是使人志清意远的佳境。寒冬腊月,腊梅绽放,暗香浮动,松柏长青。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