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22 12:52:18
热带雨林 雨林是神秘的,充满了各种危险,但是却是众多生物的天堂。而雨林大多紧临赤道,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经过赤道的地方有大片的雨林。雨林的气候是很湿润的,这种气候能够保证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而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众多的生物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雨林主要分为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为两个季节,雨季和干季,并且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不过在树木密度和树种方面,亚热带雨林就没有热带雨森多。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亚马逊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以及南亚等地。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里,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这里抬头不见天,低头只见苔藓,并且林中密不透风,而且潮湿闷热,地上到处湿滑。在中国,西双版纳是惟一一个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莽莽苍苍,绵亘上百里。走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林木参天蔽日,就使里面光线非常暗,而且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在踩在厚厚的落叶层上沙沙的声间。如果人在林中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到处充满着危险,而且有虫蛇时常出没。这里有着许多植物界的奇观,基本表现是枝蔓藤饶,而且供行人徒步的小道,也只有一尺多宽。在通过时,还时不时有粗壮的老藤横亘其中,就需要低头猫腰穿过。不管是大树还是老藤,都是密密麻麻地缠绕着很多细藤、根须或其它植物,稠密的地方简直就象蜘蛛网。 在浩瀚林海的表面,呈现的是欣欣向荣与宁静,但是其中却蕴藏着无声的杀戮,如果不拼命疯长、如果不努力向上争取阳光雨露,就意味着死亡;植物间残酷的竞争,就是热带雨林特有的绞杀现象。战争的主导者是榕树,榕树的果实很坚硬,不容易被啄食的飞禽走兽消化,就会随着飞禽走兽的粪便粘在其它树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发芽,长出纵横交错的气生根,包裹树干,并逐渐向下爬到地面、伸入泥土,形成硕大根系。这些气根,拼命争夺水分和养分供自己迅速生长,枝叶将很快覆盖树冠争夺阳光,气根不断长粗形成一张网状,紧紧把树干勒住,直到它们窒息而死,自己取而代之,长成一株独立的大树。 这就是神秘而美丽的雨林,它多样的风情吸引着人们。虽然雨林里到处充满着危险,但是,众多生物却把危险的雨林当成是乐园,并且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陆地上的其他地方都是不能跟其相比的,而且热带雨林又是“世界最大药厂”。因为在雨林里有大量自然药物或者是药物原材料,在全球的所用药物中,其中几乎有一半是来自雨林。所以,雨林是全人类的宝藏。
植物园的热带雨林一般都是在一个大大的棚子里边,然后里边比较温热,制造出来一个比较热带的意思
常绿阔叶植物。热带雨林温度高,湿度大,最适合植物光合的作用。适于常绿阔叶植物生长。
热带雨林中的很多植物叶片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在叶片顶端会拖出一根细长的尖“尾巴”,植物学家称它为滴水尖。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地球上所有生物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逊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
1、阔叶植物: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等,比如野芭蕉,龟背竹。
2、板根植物:四树木科的大板根、桑科榕树的大榕树。
3、标志性植物:龙脑香科的望天树。
4、绞杀类植物:桑科榕属的细叶榕树。
5、寄生植物:桑寄生、无根藤。
6、附生植物:与寄生植物不同,附生植物有自己的根,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地的养分。如攀援性的龟背竹、凤尾蕨、皇冠蕨。
7、棕榈科植物:油棕。
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珍贵的经济植物,能保持很大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恶化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热带雨林雨水丰富,土壤贫瘠,物种之间竞争激烈,一旦森林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而且难以恢复。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迫在眉睫,并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
特点:
种类多,热带植物比较多,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落结构复杂,层次多且分层并不是很明显;
乔木树群构造独特,一般都有板状根、气生根、老茎生花等现象;
色彩不一,树冠的高低不齐,色彩也不一样,雨量充沛,气候比较炎热。
屋顶坡度大,窗户大。
热带雨林气候(Tropical Rainforest Climate),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差异小。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对流雨。热带雨林气候是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和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常年高温,气温变化小。太阳一年两次直射地面,辐射强烈,昼夜长短差别很小。一年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8℃,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气温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而日较差可达10-15℃。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的动物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例如鸟类和昆虫(尤其是蝴蝶)特别明显。昆虫、两栖类、爬行类等变温动物种类及数量丰富,许多古老类群在这里也得到很大发展,如两栖类(无足目)、爬行类(蟒、龟)和不少陆栖无脊椎动物(宝石甲虫、陆地涡虫),其中有些类群相当数量的种尚未定名。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平均降水量每年2032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珍贵的经济植物,能保持很大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恶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1、望天树:望天树是龙脑香科、柳安属的大乔木,株型高大。
2、大榕树:大榕树是桑科的常绿大乔木,气根较多。
3、蝎尾蕉:蝎尾蕉属于芭蕉科、蝎尾蕉属,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4、猪笼草:猪笼草是一种热带食虫植物,捕虫笼像猪笼,能引诱昆虫。
5、其他:还有大王花、橡皮树、油棕、娑罗树、积水凤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