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和叶脉 特点? 中国植物特点和名称?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4-01-18 16:23:05
植物根系的特点;
植物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和贮藏等功能,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由于重力作用使根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表现为向下生长即向地性;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的,因此根还表现为哪水多向哪长的特点,即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肥力多的地方生长是向肥性.
植物叶脉的特点;
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叶脉的内部结构随叶脉的大小而不同。它一方面为叶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出光合产物,另一方面又支撑着叶片,使能伸展于空间,保证叶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
1吊兰:俗称金边万年青,该植物成活率极高,吸收甲醛的能力特强。2滴水观音:该植物的汁液有剧毒,家里有1-3岁小孩的勿养,误食后会引起休克。3文竹:喜欢半阴暗的环境,喜干旱,浇水过勤,易引起叶面发黄的现象。4长寿花:喜欢通风和高温的环境,引起有着良好的寓意,常被用来给老人祝寿和生意开张馈赠好友的佳品。5白掌:俗称一帆风顺,喜欢阴暗的环境,切勿浇水过勤,易引起黑边和发黄的现象。6龟背竹:喜欢半阴暗的环境,以3天浇一次水为佳,是良好的空气净化器。
枯叶蝶1。 外观特征:
展翅宽70~80mm。翅膀表面深紫褐色,上翅具明显宽大的橙黄色斜带;翅膀腹面拟态成枯叶状,颜色斑纹变化颇大。雌雄差异在于,雌蝶翅端较雄蝶尖锐且外弯。
2。 生态习性:
除了冬季外,成虫生活在低海拔山区。
喜吸食树液、腐果,水液。枯叶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3。 特点: 中华枯叶蝶善于伪装成树叶,其翅膀像树叶叶脉,遇到天敌,它惹不起却躲得妙,自有它的处世哲学。
菌类植物特点: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
苔藓类植物特点:虽然有茎、叶,但茎无导管,叶无叶脉;叶由单层细胞组成,只有假根而无真根;不开花,所以没有种子,只能靠孢子繁殖。种子类植物特点: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蕨类植物特点: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 根多为有交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种类具假根; 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9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近100万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2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西双版纳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中下旬—10月),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次年5月中下旬)。所以是中国难得的避寒度假胜地。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神秘的热带雨林,生活着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在各种物质代谢的基础上,表现为种子发芽、生根、长叶、植物体长大成熟、开花、结果,最后衰老、死亡。
通常认为,生长是植物体积的增大,它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而发育则是在整个生活史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它的表现就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differentiation)。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由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总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器官,是一个开放系统;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光、温度等条件调控着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植物细胞表现高度的全能性;固着在土壤中的植物必须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做出多种反应。
植物的一生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形成就意味着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植物往往依据根,茎,叶,果实,种子来归类,动物靠自已能力本身可以自由移动,植物不行;动物靠吃其它动物或植物长大,植物靠空气阳光水和矿物元素长大;动物没有叶绿体,植物有。
仙人掌为肉质多年生植物。虽然少数种类栖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但多生活在干燥地区。仙人掌的茎通常肥厚,含叶绿素,草质或木质。多数种类的叶或消失或极度退化,从而减少水分所由丢失的表面积,而光合作用由茎代行。仅热带的虎刺属(Pereskia)和Pereskopsis属,具明显的有功能的叶。根系通常纤细,纤维状,浅而分布范围广,用以吸收表层的水分。
仙人掌的花通常形大而靓丽,多为单生。所有各属均有花管(由花被片组成,花萼与花瓣有明显区别或不易区别),子房下位,一室。子房上生一花柱,花柱顶端有多个用以接受花粉的柱头。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多枚),子房发育成果实(通常为浆果)。花粉藉风力或鸟类传播。受粉后花管不久便从子房顶部脱离,留下一个明显的疤痕。
很多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不但可以生食,还可酿酒或制成果干。
武汉植物园拥有众多植物,各个具有独特的特性和特点。以下是一些植物的介绍和特点:
卡特兰(Cattleya):原产自美洲,属于兰科植物,每年一般会开花一次。花期有一星期至三星期不等。它适合种植于山区,耐寒耐热,寿命长达五十年以上,是兰花中的“兰花之王”。
蝴蝶兰(Mutationsiaca):原产自东南亚,是兰科植物。因花朵形状如同蝴蝶翅膀般展开,故得名蝴蝶兰。
石斛兰(Dendrobium):原产自泰国,是兰科植物。它被誉为“森林女神”,花朵颜色鲜艳,能抵抗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
大花蕙兰(Cymbidium):原产自韩国,是兰科植物。因花朵大而华丽,故得名大花蕙兰。
米仔兰(Aglaia odorata):楝科,米仔兰属的原产华南地区。这种植物的名称源于其花朵的大小,因花很小,只有米粒大,被称之为米仔兰。
此外,武汉植物园还展示其他各种植物,比如鸳鸯茉莉等。这些植物各具特色和特性,为武汉植物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魅力。
1、旱生植物:适宜较为干燥且有雨水的地区,不耐水涝,抗旱性较强。
2、中生植物:这一类植物品种最多,对干旱、湿涝有较好的适应性。
3、湿生植物:适宜生长环境为河岸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4、水生植物:适宜于浅水挺水生长或深水中浮生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