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旱灌木植物图片(赖旱灌木植物图片大全)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29 08:24:11
旱山芪是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
应该是旱獭吧。
旱獭又名土拨鼠、草地獭,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又叫哈拉、雪猪、曲娃(藏语)。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
旱獭体形肥大,体长50厘米,颈部粗短,耳壳短小。
四肢短粗,尾短而扁平。体背棕黄色,广泛栖息于省内高原草甸草原,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过家族生活,个体接触密切。洞穴有主洞(越冬)、副洞(夏用)、避敌洞。主洞构造复杂,深而多口。有冬眠性,出蛰后昼间活动。
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根、茎、叶为食,亦食小动物。出蛰后交配,年产1胎,每胎产2-9只,3岁性成熟。喜马拉雅旱獭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省内除海西州均有分布。毛皮质好,肉细嫩鲜美,肉、油、骨、肝、胆均可入药。
我国有四种旱獭:蒙古旱獭、长尾旱獭、喜马拉雅旱獭、阿尔泰旱獭。
旱獭全身均是宝:其肉可食;脂肪可入药,内可治咯血,外可治烧伤,还可加工制成高级化妆品,具有润肤、护肤作用。
旱獭毛皮的皮质较好,坚实耐磨,旱獭绒毛的色染性能较佳,加工后的毛色光亮鲜艳,用以制成裘时,工艺价值很高。
山赖子是姜科植物。
山赖子指山奈。山柰属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芳香。
叶通常贴近地面生长,近圆形,无毛或于叶背被稀疏的长柔毛,无柄;花顶生,半藏于叶鞘中;苞片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谢;花萼约与苞片等长;唇瓣白色,雄蕊无花丝,药隔附属体正方形,果为蒴果。8-9月开花。
旱獭属于鼠科动物,穴居有冬眠。草原上的旱獭,不仅与家畜争夺优良牧草,而且终年打洞造穴、挖掘草根、推出土丘、破坏草皮,造成地表塌陷与水土流失,已使草原地表千疮百孔,草地沙化日益严重。不但如此,这些旱獭和草原黄鼠还在草原上传播鼠疫,严重威胁着草原上牧民与牛羊的健康。
旱獭又名土拨鼠,草地獭,又叫哈拉、雪猪、曲娃(藏语)。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与鼠类相似,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旱獭体型粗大肥壮,颈粗吻阔,耳小眼细,四肢粗短,利爪坚硬,松尾短扁。因潜藏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场,一向被疾控与植保部门列入监控、杀灭黑名单。
生活习性:
旱獭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旱獭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菰米,另有雕胡、茭白子等称谓。菰米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菰的籽实。菰多为野生,生长在浅水沟或低洼沼泽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株高1—2.5米,地上茎被叶鞘抱合,部分没入土中,叶片长披针形,冬季枯死;地下匍匐茎纵横,春季从地下根茎上抽生新的分蘖苗,形成新株,并从新株的短缩茎上发生新的须根,腋芽萌发,又产生新分蘖,如此一代一代地繁衍。
答:常见的10种苔藓植物有:葫芦藓、黑藓、地钱、大灰藓、大金发藓、万年藓、大羽藓、金发藓、暖地大叶藓、白发藓。
黑藓属于黑藓科,丛生的植物。一般是紫黑色和灰黑色的。叶细胞多有粗疣,蒴有假蒴柄,成熟后常纵长四裂。一般在高山或者寒地裸露的花岗岩石上生长。
按照下面的网址进行搜索下载:盘多多或者盘搜
猫儿姜(BletillaochraceaSchltr)又称黄花白芨,兰科白芨属,假鳞茎入药,用途同白芨。
猫儿姜陆生兰,高25-50厘米。假鳞茎扁斜卵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质。茎直立,粗壮。叶多为4枚,舌状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15-25毫米。花序具3-8朵花,花苞片开花时凋落;花较大,黄色或白带淡黄,萼片和花瓣近等,矩圆形,顶端钝或稍尖,长18-23毫米,背面有细紫点;唇瓣白色或淡黄色,长15-20毫米,中部以上3裂,侧裂片斜矩圆形,顶端钝,几不伸至中裂片,直立;中裂片比侧裂片长得多,近正方形,前端微凹,唇盘上有5条褶片,褶片仅在唇瓣的前部为波状;蕊柱弯拱,长15-18毫米。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为中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茎直立,肉质,不分枝,总状花序,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淡黄绿色,花瓣卵状长圆形,唇瓣近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