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花的艺术活动教案名称 幼儿园关于花的艺术活动教案名称怎么写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5 04:44:39
幼儿园音乐的主题活动名称:快乐伴我成长,我们在阳光下成长等
问题: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有一个活动名称叫做“手指绘画”,该名称简单又好看。
1.手指绘画作为一种幼儿园艺术课程活动,其名称相当直观且简单,因为它使用的是小朋友的手指作画,也符合需要多互动的年龄段。
2.此外,手指绘画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创意,将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手指画出来,名字简单却气质非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尝试一番。
活动由来:
幼儿通过过国庆节回来,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都说我们的国家真大,幼儿都有强烈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欲望和要求,于是产生了我们的祖国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区域游戏 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 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及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 了解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
3、 知道了解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 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创造过世界奇迹。
5、 知道了解四大发明。
1、 中国地图什么样,它象什么?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墙。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三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中国地图拼图。
2、 制作绘画民族娃娃。
3、 绘画天安门。
4、 歌舞表演,我爱天安门学唱国歌画国旗。
5、 搭建长城。
6、 创编歌舞。
7、 手工制作长城。
8、 实验活动。
9、 纸的超市。
1、 向家长介绍本网络的活动内容。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资料。
3、 家园共同配合带幼儿参观天安门、长城。
4、 请家长给幼儿布置相关适宜的环境。
5、 教师家长幼儿共创风格墙。
6、 让家长帮助寻找提供资料。
1、 看录相、光盘。
2、 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3、 利用家长外出参观给幼儿提供录制的材料、照片、解说词等。
4、 活动区活动。
5、 利用周边的社区的环境和资源。
6、 参观纸箱厂,寻找各种纸。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1、认识中国地图 2、56个民族
3、母亲河长江黄河 4、天安门广场
5、长城 6、 国旗国徽国歌
7、四大发明 8、认识纸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地图板图形和雄鸡的特点。
2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祖国的名称。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图数个。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1、 认识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 让幼儿知道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1 请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并提问幼儿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地图上都有什么?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3幼儿对地图观察比较仔细,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儿初步掌握。
1 幼儿操作拼图,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2 在拼图上找出祖国宝岛台湾的位置。
请幼儿操作拼图,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幼儿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对家乡的位置在哪个别幼儿寻找较慢。
1教师能与幼儿共同互动观察地图的形状和颜色。
2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有序的观察。
1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找到家乡的位置。
2 活动中幼儿互相合作进行语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动二:56个民族
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风土人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墙饰、照片、参观中华民族园。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1、 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及风俗。
1、 谈话,请幼儿分别说说参观后的体会。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3、 谈话: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及它们的风土人情。
4、 你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 手工制作及绘画,民族娃娃。
6、 幼儿能结合此活动把外出参观后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7、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
8、 幼儿通过制作绘画民族娃娃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同幼儿一起对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与幼儿互动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儿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2初步知道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母亲河热
爱的情感。
活动形式:看录相,谈话。
活动准备:光盘(长江、黄河三峡的图片等)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国的两条著名的河流。
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了解长江、黄河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说说母亲河治理后的变化。
一看录相,让幼儿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
1、 幼儿观察自带图片,请幼儿进行相关的讲述。
2、通过观察图片,使幼儿知道哪个是长江、哪个是黄河、哪个是三峡发电站及壶口瀑布。
3、幼儿看录象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并不时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长江黄河的图片。
1、师生共同探讨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长江黄河给人民带来得好处。
2幼儿渴望了解更多的母亲河治理后的情况。
教师能在幼儿看录象时向幼儿进行重点的介绍说明。
幼儿对此活动有很高的兴趣,渴望了解黄河长江的更多知识。
通过师幼互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了。
幼儿通过次此活动激发了对母亲河热爱的情感。
活动四:天安门广场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师能有重点的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介绍。幼儿都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重点指导幼儿在绘画天安门时表现的天安门顶盖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有红色的城墙,城墙上五个城门。
活动五:长城
活动目标
1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是世界著名古迹。
2知道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修长城。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图片、图书、故事、磁带、幼儿自备相关资料。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让幼儿进行观察后说说你知道的长城的事。
了解长城的过去和今天,同时让幼儿记住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了解长城在世界上是很著名的建筑。
一、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长城。
1、幼儿讨论有关长城的事情。
2、教师介绍长城的由来及故事。
3、提问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有的幼儿说:长城为什么修这么长。小朋友说:“我要看看和图片上有什么不同。 一、知道长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迹。
二、利用活动区活动搭建长城画长城。
三、幼儿用不同的积木建构心目中的长城。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气氛活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了解长城的事情。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了解长城的起点和总长度。
幼儿在活动中对长城途经的地方地名了解的不够。主要是幼儿相关知识储备不足。1 重点指导幼儿在活动区搭建长城。
活动六:国旗国徽国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及有关此活动。
2、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我国的标志,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形式:谈话活动
活动设计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1、认识国徽、国旗、知道国歌的歌词。
2、让幼儿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绪、情感。
1、出示国徽、国旗、放国歌的音乐。
2、引导幼儿认识国旗,教师出示各种旗子,让幼儿从中选中国国旗。并请幼儿说一说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黄星代表什么?
3、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什么节日国旗是最多,为什么?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
4、引导幼儿认识国徽,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国徽的外形特征,知道上面的标志各代表什么。知道国徽是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尊严。
5、听国歌,让幼儿说一说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代表着什么?通过听歌曲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6、组织幼儿听国歌,并讲解听国歌的要求。
延伸活动,我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7、准确识别国徽、国旗及国歌的音乐。
有的幼儿说每当国旗升起时应站直。林上越说要挺起小胸脯。赵子玉说听到国歌很自豪。
孩子们说国徽是我国的标志,有的幼儿说四周的齿轮和谷穗代表工作和农民。
1、幼儿对此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2、师幼互动幼儿能理解国歌的含义。
3、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我们的祖国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更加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和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欠缺的是幼儿在语言表达时部分幼儿语言平乏。
活动七:四大发明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2、让幼儿知道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图片、录音磁带、火柴、指南针、各种纸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与反思
让幼儿知道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让幼儿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一、听录音磁带,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
1、 分别了解火药、印刷、指南针及造纸术。
2、 儿对造纸术的由来比较感兴趣。
3、 火药可以做炮竹,也可以发射火箭。
4、 王福赢说:古代的书就是这样印刷的,那
时候的人真聪明。
5、 有的幼儿说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现在我带的表上就有。
幼儿讨论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教师鼓励幼儿从小爱探索、爱科学、长大发明更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师幼互动时,也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
幼儿对这次活动有着很高的操作、探究欲望,听录音时也非常认真。
教师能与幼儿互动,共同参与讨论和操作并进行相关的实验。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了幼儿爱科学的欲望,特别是幼儿对古代人民发明的造纸术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延伸了下一次活动,他们可求认识各种纸。
活动八:认识纸
活动目标:认识各种纸,了解纸的特性;简单了解纸的用途,知道节约用纸。
活动形式:分组操作实验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纸、水盆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不同的纸。讨论各种纸的用途。
一、动手实验操作,认识各种纸,了解纸的特性。
1、提问请幼儿说说操作感知后的结果。(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软、 有的硬、有的有颜色、有的有弹性等)
1、 知各种纸的不同(吸水实验)
3、提问请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种纸不吸水)幼儿对实验活动感兴趣。
王依晨说:锡纸是防潮的,所以用它包香烟。
有的幼儿说:我们用的餐巾纸和手纸吸水快。有棱纸可以减少碰撞挤压。纸有腊纸才不怕水。
幼儿说:“防水的纸可以做纸杯,复写纸可以把字印出来,彩色纸可以用来布置美化班内的环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纸的用途,鼓励幼儿一起讨论说出不同的答案。
二、请幼儿寻找在家中或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纸。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教师巡视幼儿的实验操作并能鼓励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能和幼儿一起讨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不同的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也培养了幼儿知道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欠缺的是对特殊纸的用途了解的不够透彻。
思维接力棒:幼儿对我们的祖国网络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意识强,师幼互动和幼儿与幼儿的互动都非常好,幼儿探究欲望高,因此延伸了以下活动如:我爱首都北京.环保小卫士.指南针真能干.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伤心和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
2、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交朋友。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伤心和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
不同部分。
活动难点:
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交朋友。
活动准备:
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这是小兵》
2、《我们大家做得好》
3、《我有一双小小手》
4、《小鸟醒来了.》
5、《蜜蜂做工》
二、引出兴趣,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吗?
2、谁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大家认识?(请小朋友个别介绍)
3、今天,真开心,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我请小朋友听一首关于朋友
的歌,好吗?
三、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一遍,请小朋友仔细听歌词内容
2、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这首歌说的是什么事情?
3、介绍歌曲名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师在钢琴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4、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5、教师按照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6、教师郎诵歌词(根据节奏,节拍的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听并边拍手
感受儿歌的节奏。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分句学念歌词。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
五、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唱着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拉拉手。
六、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朋友一身一起走;致敬我们真诚的友谊
1孝老爱亲,向上向善
2百善孝为先。
1、歌唱。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学。
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可以演唱成人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歌曲,还可以演唱传统的童谣以及由幼儿自己创作或即兴创作的歌谣。节奏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儿喜爱又易于为幼儿所接受的歌唱活动材料。
歌唱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时所伴随的表演方式(如动作表演、乐器演奏等)的总和。在幼儿园中,儿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接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歌表演等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各种动作的游戏。
3、律动:
幼儿律动一般是指在音乐或节奏乐器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做有规律的动律性动作。幼儿律动一般可做形象模仿动作,还可以模仿成人的劳动以及基本舞步练习。幼儿律动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相关的几个动作连接组合成律动组合。
4、舞蹈:
舞蹈是经过人们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并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5、打击乐:
节奏乐又称打击乐。用各种打击乐器敲打出乐曲的节奏或节奏变化。幼儿节奏乐的乐曲一般节奏性较强,由老师用琴来弹旋律,幼儿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打击乐器一般没有固定的音高,音响效果不同,节奏性强,幼儿非常喜爱而且比较容易掌握。
在《清凉一夏》主题探索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有关夏天气候特征,夏天常见的蔬菜、水果、植物以及人和一些动物的避暑方法等相关知识。幼儿讲述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他们提出了多种方案,比如:穿凉快的衣服,吃冷饮,多游泳,打太阳伞等,针对幼儿提出的方案,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音乐活动"精彩夏天"为幼儿诠释了夏天美丽的景色和夏天给人的愉快体验,科学活动"美丽的彩虹"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感知夏天雨后特有的现象,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夏天的用品,画一画夏天的美景,一起品尝冰凉的水果和冷饮,让幼儿感受夏天的美好. 由于马上要到暑假了,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结合主题内容,将相应的暑期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在给幼儿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在主题活动中,通过与同伴互相交流,从同伴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幼儿的个性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给幼儿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增强了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活动名称(注明领域和年龄点)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开始部分、进行部分、结束部分)
活动扩展
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具体要求如下:
1、 目标:指本次活动的目的,教给孩子什么,一般分为能力目标(孩子如何能够和学习)和情感目标(孩子喜欢和感知什么)。
2、 准备:指课前准备,分为心理准备(即孩子已有的经验)和物质准备(笔、纸等)。
3、程序:把活动的每一步,从头到尾写清楚,尤其是公开课的教案,差不多一两张纸。
4、反思:这次活动后你有什么经历,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你是怎么处理的。
幼儿园讲授课程的名称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进行命名,例如语言发展课程、数学启蒙课程、艺术表现课程等等。这样可以更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和家长,同时也有利于评估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计划。
因此,填写幼儿园讲授课程名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制定,并且应该尽量简明易懂,容易被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