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关于菊花的诗? 关于植物的诗古诗?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7 11:16:58
关于菊花的诗有:
1.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出自宋代蔡伸的《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2.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出自清代顾太清的《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2、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3、咏柳 / 柳枝词
【唐】贺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菊花的诗古诗有:
1.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出自宋代蔡伸的《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2.寂寞三闾亭,风露落秋菊。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1、唐代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释义: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清代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释义: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3、唐代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释义: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4、宋代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释义: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5、元代白朴《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释义: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关于梅花的古诗有:
1.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2.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出自明代唐寅的《把酒对月歌》
关于读书的古诗,例如:
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刘长卿《客舍喜郑三见寄》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1、《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释义: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释义: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释义: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5、《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释义:
富豪不用买肥沃的天地,书中自有充足的粮食。
安家不用去建房舍,书中自有黄金做的污渍。
出门不要悔恨没有人跟随,书中自有马车簇拥而行。
去妻子不要担心没有好的媒人,书中自有良妻贤母。
男儿要拥有生平的志愿,读书考取功名是一条绝佳出路。
金陵晚望》
高蟾(唐)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江南意(王湾)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春日》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春怀示邻里》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思乡诗的古诗有:
1.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出自唐代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