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识别软件排名 农业病虫害识别软件排名前十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1 10:51:33
爱植拍,花草识别,万能拍照识别,识花形色
1.茶叶赤星病。主要发生在茶树的嫩叶和新梢。
2.云纹叶枯病。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波浪状轮纹,似云纹状,后期病斑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点。
3.轮斑病。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常从叶尖或叶缘上开始发病,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
4.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发生,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沿叶脉蔓延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色。
智慧工地安全帽识别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视频图像分析、自动预警、报警管理等技术,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无缝对接,通过系统主动预警推送的方式,对工地施工区域内出现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行为的具体场景实时通过电脑客户端进行报警提示,同时可联动现场警灯、音箱、扬声器等设备,同时报警也可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
毕业后能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央、省、市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各级植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从事病虫检测和防治以及对外、 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并可以担任大中型农场、林场、植物园、科技园区、园林部门、生物技术和农药公司及各级植保站的技术、推广、经营和管理工作。
病虫害主要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影响
众所周知,害虫的种类繁多,很多害虫都让农民朋友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感到苦不堪言,常常会如何防治它们而绞尽脑汁,那么常见的害虫种类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一、蚂蚱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蚂蚱,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二、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
三、豆虫
豆虫的成虫叫做豆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主要取食大豆、洋槐、刺槐的叶片以及忍冬等植物。
四、小菜蛾
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五、蚜虫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六、蓟马
该科昆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食性复杂,主要有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其中植食性占一半以上,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
综上为各位农民朋友整理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农业害虫,并为大家普及的了一些它们的特点,当然除此之外,介壳虫,木虱,褐飞虱,玉米螟,斜纹夜蛾,苹果蠹蛾等,也是比较常见的害虫类型。
1.茄子绵疫病
多雨年份为害严重。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茎、花。
叶部受害
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白霉。
果实受害
初期出现水浸状圆形病斑,稍凹陷,黑褐色,后逐渐扩大,为害整个果实。
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物,果肉褐黑色,腐烂,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茎部受害
呈水浸状缢缩,上部萎蔫,易折断。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用精甲霜.锰锌浸种后催芽播种。
(2)药剂选择:
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唑菌酯+百菌清等。
2.茄子早疫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发病:
前期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部长细的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中部脆裂,严重时病叶早脱落。
果实发病:
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的凹陷斑,湿度大时长出黑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
(1)棚室消毒
栽前可用硫磺熏蒸,对大棚进行消毒处理。
(2)药剂选择
发病初:
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春雷霉素.氢氧化铜、恶酮.锰锌、苯菌灵+百菌清等
发病普遍时:
异菌.多菌灵、异菌脲、氟嘧菌酯+春雷霉素等药剂。
3.茄子黄萎病
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后发展到整个叶片。
病株中午失水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随病情发展不能恢复。有时全株发病,有时植株半边发病。
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
(1)开花坐果期
琥胶肥酸铜、二氯异氰尿酸钠、乙蒜素
(2)进入结果期后
苯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水杨菌胺+氨基寡糖素、乙蒜素等。
4.茄子枯萎病
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
危害特点:
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下部叶片,有时同—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
主要是叶脉变黄,最后整个叶片枯黄,叶片不脱落。
剥开病茎维管束呈褐色。
防治方法:
(1)轮作
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对病株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3)药剂选择:
琥胶肥酸铜、苯菌灵、恶霉灵、乙蒜素、络氨铜等。
5.茄子褐纹病
危害特点
叶片:
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有轮纹,后期病斑上轮生大量小黑点、
茎部:
水浸状梭形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后表皮开裂露出木质部。
果实:
椭圆形的凹陷斑,上布满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易腐烂。
药剂选择:
(1)苗期加强预防
嘧菌酯、醚菌酯、丙森锌、恶唑菌酮.锰锌喷雾。
(2)结果期发病前可选
苯醚.咪鲜胺、嘧菌.百菌清、甲硫.硫磺、腐霉利+三氯异氰尿酸等
6.茄子灰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
危害特点:
苗期染病:
子叶先端枯死,后扩散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长出灰霉、腐烂。
成株期叶片染病:
叶缘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或“V”字型浅黄色轮纹病斑,密布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致整叶干枯。
茎、叶柄染病:
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
果实染病:
幼果果蒂周围局部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成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灰色霉状物。
药剂防治:
异菌脲、腐霉利+百菌清、甲硫.霉威+代森锰锌、噻菌灵等。
7.茄子叶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危害特点:
叶片染病:
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病斑背面长有灰绿色霉层,致叶片早期脱落。
果实染病:
病部呈黑色,革质,多从果柄向下蔓延,果实呈现白色斑块,成熟果实长黄色、下陷病斑,后逐渐变为黑,最后成为僵果。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
可选用戊唑醇、春雷·王铜、醚菌酯+百菌清、氟菌唑+百菌清等喷雾。
(2)大棚可用
百菌清闭棚熏烟
8.茄子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近成熟期发病较重。
危害特点:
果斑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稍凹陷,黑褐色,有轮纹或微具轮纹。
后期斑面生黑色小点,有时溢出红色黏质物。
本病与茄褐纹病的区别在于其病征明显,颜色偏黑褐色至黑色,严重时致茄果腐烂。
防治方法:
(1)管理
控制温、湿度;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枝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
溴菌腈+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唑菌胺酯、苯醚.咪鲜胺等。
9.茄子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
危害特点:
叶片上出现白色小霉斑。
外观上好像撒了一层白面粉是该病主要症状特征,很好区分。
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最后致叶组织变黄干枯。
药剂选择:
(1)发病前
可选用硫磺或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喷雾。
(2)发病初期
可选用三唑酮或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或氟硅唑或丙环唑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即可。
10.茄子白绢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
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
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
后期在根茎部先生出白色、后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和烧毁。
(2)药剂选择:噻呋酰胺、丙环唑、甲基立枯磷、异菌脲等药剂。
11.茄子菌核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危害特点:
苗期发病:
多从茎基部开始,初期呈褐色水浸状。
潮湿时有白色绵絮状菌丝,发生软腐,但无臭味,菌丝中混生黑色小菌核
干燥时病部变灰白色;后病部缢缩,苗枯死。
成株期茎基部或侧枝发病:
产生水浸状褐色稍凹陷病斑,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长出白絮状菌丝,皮层湿腐,表皮和髓部长出黑色小菌核;干燥后髓部变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维管束外露呈麻状,植株枯死。
叶片发病:
先为水浸状,后为褐色圆斑,偶有轮纹,有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
果实发病:
初期端部或向阳面有水渍状斑,后变稍凹陷褐腐,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成菌核。
防治药剂:
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嘧啶核苷酸、戊唑醇、异菌脲等。
12.茄子根腐病
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
幼苗
萎蔫,根部变褐腐烂。
成株期
发病初,植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
根、茎基部表皮变褐色,后根系腐烂,木质部外露,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
(2)种子处理
用咯菌•精甲霜拌种,晾干后播种。
(3)定植时用恶霉灵浸根。
定植缓苗后,用多菌灵+强力生根粉,对茄子灌根。
发病初期,可用咯菌腈+精甲霜•锰锌或氯溴异氰尿酸浇灌防治。
13.黑枯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也可危害茎、果实。
叶染病:
初生紫黑色圆形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周缘紫黑色,中间淡紫褐色病斑,有时有轮纹;严重时,布满病斑,导致早期落叶。
茎部染病:
初呈淡褐色,后呈干腐状凹陷,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果实染病:
多在果蒂或尖部,有紫色边缘的似日灼状褐斑,凹陷或开裂,果实畸形。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温水浸种。
(3)发病用药
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甲霉灵、腐霉.多菌灵、苯醚.咪鲜胺等药剂。
14.黑斑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茄子叶片,有时果实也会受害。
叶片发病:
始于中下部老叶,在两条叶脉之间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潮湿大时其上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早枯。
果实发病:
有近圆形淡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病斑,斑面轮纹多不明显,后病斑融合果面出现大黑斑,病斑下面的果肉变褐呈干腐状。
潮湿时斑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黑斑密布,果实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实行轮作;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种子处理:
可用用咯菌腈或百菌清拌种。
(3)药剂防治
发病前:戊唑醇、异菌脲、嘧菌酯等药剂。
15.赤星病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茄子叶片。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褪绿,苍白色至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心暗褐色至红褐色、边缘褐色的圆形斑,其上丛生许多轮文状排列的黑色小点,背面黄褐色,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易破裂穿孔。
防治方法:
(1)管理上
实行轮作;选种早熟品种;合理密植,雨后注意排水通风;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发病期用药
可选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药剂。
16.茄子根霉果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
危害特征
果实受害,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迅速扩展,使整个果实变为暗褐色,软化腐烂。
后期大多病果脱落,个别果实成僵果。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顶端带有灰黑色头状物的毛状霉。
防治方法
(1)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尤其进入雨季或生育后期要避免果实过熟。
控制田间或棚室内的相对湿度,防止该病发生蔓延。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各种伤口,以减少病菌侵入。
定植前用硫磺熏蒸进行设施消毒。
(2)发病初期: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注意保护果实,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7.茄子猝倒病
危害特点:
主要在苗期侵染。种子发芽后及出土前均可发病。
出土前,发病即烂种或烂芽。
出土后,到2片真叶以前,主要发生在茎基部。
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水渍状斑点,随即变黄缢缩成线状,子叶没有萎蔫时,幼苗便折倒在地面上,即秧苗折倒时,叶片仍为鲜绿色,故称猝倒病。
环境潮湿时,在病苗及附近土面上长出一层明显的白色绵状菌丝。
防治药剂:
丙森.异丙菌胺、氟吗.锰锌、烯酰.吡唑酯、霜脲.百菌清、吡唑醚菌酯+恶唑.锰锌等药剂。
18.立枯病
危害特点:
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
病苗的茎基部生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
初期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
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
防治方法:
腐霉利+百菌清、苯醚甲.丙环、代森锰锌+灭锈胺、甲基硫菌灵、井冈霉素等药剂。
19煤污病
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背面生淡黄绿色近圆形至不定形边缘不明显病斑,斑面生褐色毛状霉。
严重时,可覆盖整个叶片,叶柄或茎也常长出褐色毛状霉层。
注意:
当植株上有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排泄物会加重煤污病的发生。
防治药剂:
治病也要防虫: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等。
苯醚甲环唑、苯菌灵+百菌清、异菌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
20.病毒病
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斑点型2种。
危害特点:
花叶型:
整株发病,叶片黄绿相间,形成斑驳花叶,老叶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花斑纹,心叶稍显黄色。
坏死斑点型:
病株上位叶片出现局部侵染性紫褐色坏死斑,有时呈轮点状坏死,叶面皱缩,呈高低不平萎缩状。
药剂预防:
缓苗后喷施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药剂。
21.茄子细菌性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
危害特点:
叶片
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开始是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融合成大病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最后干枯脱落。
花蕾
先在萼片上产生灰色病斑,后扩展到整个花器或花梗,致花蕾干枯。
嫩枝
从花梗处扩展,病部变灰,腐烂,致病部以上枝叶凋萎。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棚室内避免出现低温高湿环境。
(2)药剂
水合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松脂酸铜等药剂。
22.根结线虫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根部。
病部会产生不定的根肿、畸形瘤状根结,剥开根结有乳白色线虫,在根结上会部产生新根,再侵染后又形成肿瘤。
发病重时地上病株生长衰弱、矮小、黄化,状似水分不足引起的,不结实或结实不良。
防治药剂:
(1)采取高温闷棚防治保护地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
(2)定植前处理土壤,可用阿维菌素或噻唑磷拌药土,然后再定植。
23.茄子沤根
原因:
定植早期也会发生沤根,过多是由于定植过早,地温过低、浇水过多造成的。
不产生新根和不定根,根皮呈铁锈色,然后腐烂,地上部分萎蔫,容易拔起,叶片黄化、枯焦。
防治:
避免苗床过湿,正确掌握揭膜、放风时间及通风量。
发现茄子幼苗沤根后覆盖干土或用小耙松土,降低土壤湿度。
24.茄子裂果
病因:
(1)主要是受高温、强光和干旱等环境因素影响。
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或遇到大雨,会造成植株迅速吸水,果肉迅速膨大,导致裂果。
(2)激素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裂果。
防治:
(1)合理使用激素
(2)合理浇水,避免忽干忽湿,特别注意防止久旱后浇水过多。遇下雨时,要及时排水。
25.蓟马
危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取食叶肉为害,造成叶片上产生白色缺刻,为害严重时造成畸形,此虫还会传播病毒病。
药剂防治:
用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
26.二十八星瓢虫
主要危害茄子的叶片和果实。
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剥食叶肉,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半透明的细凹纹,有时被吃的仅剩叶脉,严重时整株死亡。
被害果实常开裂,内部组织僵硬且有苦味,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药剂: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维盐.氯氰、阿维.氯氟氰等药剂。
27.茶黄螨
危害特点
可为害叶片、新梢、花和果实。
叶片
变厚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
果实
受害后,果面黄褐色粗糙,果实表面变硬,随着茄子生长,果实龟裂,不能食用。
防治药剂:
联苯肼酯、藜芦碱、哒螨灵、唑螨酯、噻螨酮、浏阳霉素等药剂。
28.棉铃虫
危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蛀食花蕾、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
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
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药剂:
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脲、顺式氯氰菊酯、高氯·马等药剂。
属于农业类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栽培学,杂草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
我国农业病虫害在4月份以后因天气转热,湿度增加,引发病虫害发生。植物越茂盛,越能引发病虫害。
病虫害农业防治是指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农业作物受到害虫、病菌或其他病原体的影响。通常的防治措施包括农药的使用,净化病原体的消毒,使用杀虫剂,植物保护等。同时,一些生态学方法如气候控制,植物排斥,植物搭配等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损害,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农业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