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基础知识点总结? 云计算基础知识点总结?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2-20 20:21:31

和声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级亦被称为“导音”)。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

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云计算基础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通过Internet云服务平台按需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库存储、应用程序和其他IT资源,采用按需支付定价模式。

无论您是在运行拥有数百万移动用户的照片共享应用程序,还是要为您的业务的关键运营提供支持,云服务平台都让您可以快速访问灵活且成本低廉的IT资源。

透过云计算,您无需先期巨资投入硬件,再花大量时间来维护和管理这些硬件。与此相反,您可以精准配置所需的适当类型和规模的计算资源,为您的新点子提供助力,或者帮助运作您的IT部门。您可以根据需要访问任意多的资源,基本是实时访问,而且只需按实际用量付费。

2、云计算如何工作?

云计算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通过Internet访问服务器、存储空间、数据库和各种应用程序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等云服务平台拥有和维护此类应用程序服务所需的联网硬件,而您只需要通过Web应用程序就可以配置和使用需要的资源。

本来在自己主机上搭建服务器,现在通过网络的方式,远程访问云端,云端部署服务器就如在本地。本地类似于客户端。购买云端的服务能力。

3、云计算的优势

将资本投入变成可变投入:与其不明就里地投资重金构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不如使用云服务,这样您只需在使用计算资源时付费,只需按您的使用量付费。

大范围规模经济的优势:云会汇集成千上万的客户,因此像AWS这样的提供商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将这一特点转化成更低的按使用量付费的价格。

不必再猜测容量:可以访问任意规模的资源,可多可少,并根据需要扩展或缩减,一切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如果自己搭建,提前要算,算多了资源闲置,算少了扩展麻烦。

增加速度和灵活性:在云计算环境中,新的IT资源只要点点鼠标就能配置到位,显著节省时间,将开发人员调配资源耗费的时间大大缩短。

不再为数据中心的运行和维护投入资金:关注让您的公司与众不同的项目,而非基础设施。云计算让您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客户,卸下安装和维护服务器的繁重工作。

分分钟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只需点击几下,即可在全世界的多个区域轻松部署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您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轻松帮助您的客户获得较低的延迟和更好的体验。比如申请云端的北美服务,亚洲服务等。

4、云计算的类型

云计算让开发人员和IT部门可以全身心投入最有价值的工作,避免采购、维护、容量规划等无价值的工作分散精力。云计算已经日渐普及,已经出现几种不同的模型和部署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每种类型的云服务和部署方法提供了不同等级的控制力、灵活性和管理功能。

根据对用户的可见性,分为三种类型:

(1)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IaaS包含云IT的基本构建块,通常提供对联网功能、计算机(虚拟或专用硬件)以及数据存储空间的访问。IaaS提供最高等级的灵活性和对IT资源的管理控制,其机制与现今众多IT部门和开发人员所熟悉的现有IT资源最为接近。最底层对用户可见,用户安装操作系统。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平台即服务消除了组织对底层基础设施(一般是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管理需要,让您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上面。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因为您不用操心资源购置、容量规划、软件维护、补丁安装或任何与应用程序运行有关的不能产生价值的繁重工作。例如,给你一个虚拟机用着,自己在上面部署服务即可。

(3)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软件即服务提供一种完善的产品,其运行和管理皆由服务提供商负责。通常人们所说的软件即服务指的是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使用SaaS产品时,服务的维护和底层基础设施的管理都不用您操心,您只需要考虑怎样使用SaaS软件就可以了。

SaaS的常见应用是基于Web的电子邮件,在这种应用场景中,您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而不用管理电子邮件产品的功能添加,也不需要维护电子邮件程序所运行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还比如,要用mindmanager这个软件,本来要装个Windows系统,然后安装该软件,现在云端直接提供该服务,只需要打开网页,直接操作即可。

5、云解决方案、云产品和服务

AWS面向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用户等都提供了针对性的解放方案。可解决网站、移动端应用、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各种服务。

当前,全球排名第一的云计算商就是亚马逊的AWS。国内业界有名的是阿里云、金山云、腾讯云等。华为于17年成立了Cloud BU,开始布局云计算产业。

6、云计算能为运维带来什么?

云计算发展正在进入以企业上云和技术融合为两大特征的新阶段。而掌握云计算技术的运维势必成为互联网新宠!

并且掌握云计算技术的运维前景比较光明,而且未来转型的路子也多。

1、掌握云计算的运维不同于传统运维。

云计算的运维已经打破传统运维的框架和定式,对工程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既要会写代码,又要懂算法(本人的面试体验),本质上是DevOps。

2、对个人成长以及经验积累比较有利。

可以这么说,运维工程师能够对整个云产品有宏观的把握和认识,包括软件整体架构、底层技术、性能优化等等,这是最容易成为架构师的途径之一。

3、云计算运维掌握先机和主动权。

“云”的要求是高可靠、高容错、高性能、可扩展等,国内外牛逼的“云”拼到最后都是拼运维,谁能做到这几点,就有赢面了。

勾股定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有下列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重要题型:

题型一: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线段计算

如果单独考查勾股定理,通常是给我们送分的,非常简单,我们只有熟记勾股定理的公式、常见的勾股数,以及常见的特殊Rt△的三边比例,即可以轻松解出题目。

【例1】一驾2.5米长的梯子靠在一座建筑物上,梯子的底部离建筑物0.7米,如果梯子的顶部滑下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多远(其中梯子从AB位置滑到CD位置)?

【分析】

本题是常见的梯子滑动问题,是勾股定理结合实际问题产生的题型。英对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实际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题目要求梯子的底部滑出多远,就要求梯子原先顶部的高度AO,且三角形AOB,三角形COD均为直角三角形.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在直角三角形AOB中,

根据勾股定理AB2=AO2+OB2,可以求得:

OA= =2.4米,

现梯子的顶部滑下0.4米,即OC=2.4-0.4=2米,

且CD=AB=2.5米,

所以在直角三角形COD中,

即DO==1.5米,

所以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的距离为1.5米-0.7米=0.8米.

答: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的距离为0.8米.

题型二: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同样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常考点。因此我们同样要熟知勾股定的常见证明过程。这个需要同学们查看课本,回忆整个证明过程。下面给出常见的考题类型。

【例2】《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1)).设每个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斜边为c。

(1)利用图(1)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2)实际上还有很多代数恒等式也可用这种方法说明其正确性.试写出图(2)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 );

(3)如果图(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a+b)2的值.

【分析】

(1)如图(1),根据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代入数值,即可证明;

(2)5个矩形,长宽分别为x,y;两个边长分别为y的正方形和两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可以看成一个长宽为x+2y,2x+y的矩形;

(3)利用(1)的结论进行解答.

解:(1)图(1)中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表示为(b-a)2+4×ab

∴(b-a)2+4×ab=c2

化简得b2-2ab+b2+2ab=c2

∴当∠C=90°时,a2+b2=c2;

(2)(x+y)(x+2y)=x2+3xy+2y2

(3)依题意得a2+b2=c2=13 (b−a)2=1 则2ab=12

∴(a+b)2=a2+b2+2ab=13+12=25,即(a+b)2=25.

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 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纳米材料基础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由于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纳米材料在韧性、强度、硬度上都较常规材料有大幅提高,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领域。

(2) 纳米材料优异的磁学性能使其在光磁系统、光磁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用于制备信息存储的磁电阻读出磁头。

(3) 纳米材料在半导体器件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可用于二极管、电池电极材料[ ]、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4) 纳米材料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用于热交换器和烧结促进材料等。

(5)纳米材料的小尺寸及光学性质使其可应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材料、微光纤材料、微型激光[ ]或发光二级管材料等。

热工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热工基础是热力学和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下是一些热工基础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热、功、能量等基本概念,熟悉状态方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热力学基本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原理,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应用,可以用于分析物体的能量转移和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形式,如熵增原理、卡诺循环等。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能量转化和系统工作效率的限制。

状态方程和气体运动: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掌握气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如容积工作和多级压缩等。

蒸汽表和蒸汽循环:熟悉蒸汽表的使用和解读,了解蒸汽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如锅炉、汽轮机、冷凝器等。

热传导: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热传导方程和热传导系数的概念,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热导性能和热传导过程。

辐射传热: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黑体辐射的性质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等关键概念。

热力学循环和效率:了解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和布雷顿循环,掌握热力学效率和循环工作效率的计算方法。

理想气体混合与湿空气:了解理想气体的混合规律和性质,掌握理想气体混合的计算方法。了解湿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如相对湿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

热工实验和测量技术:了解热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技术,如温度测量、压力测量、流量测量等,可以进行热工实验和数据处理。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做电工首先要懂的电对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但同时也要正确的了解电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在工作时更安全,电工工作时要认真也要细心,因为疏忽大意可能会使人身生命带来威胁,所以做电工要懂得电路的基本原理,才能去展开工作。

天然药物学知识点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总论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

(一) 常用提取方法

方法原理范围

溶剂法相似相溶所有化学成分

蒸馏法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挥发油

升华法遇热挥发,遇冷凝固游离蒽醌

(二)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进行的,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考试时请这样回答哦!)

*常用溶剂极性有弱到强排列:石油醚<环己烷<苯<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丙酮,乙醇,甲醇能够和水任意比例混合。)

*常用溶剂的性质: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水

*一般情况下,分子较小,结构中极性基团较多的物质亲水性较强。而分子较大,结构上极性基团少的物质则亲脂性较强。

●天然药物中各类成分的极性

·多糖、氨基酸等成分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

·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列为亲水性化合物;

·苷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强亲水性;

·生物碱盐,能够离子化,加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

·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

·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成分,易溶于石油醚等强亲脂性溶剂中

总之,天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遵循“相似相溶”规律。即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往不溶于任何溶剂。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选择溶剂依据:根据溶剂的极性和被提取成分及其共存杂质的性质,决定选择何种溶剂)(各溶剂法分类见《天然药物化学辅导教材》P5)

(三)水蒸气蒸馏法

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烟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如牡丹酚等的提取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四)升华法

某些固体物质如水杨酸、苯甲酸、樟脑等受热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不经过熔化就可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成固体称为升华。天然药物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性质,能利用升华法直接中药材中提取出来。但天然药物成分一般可升华的很少。

果蔬脱水新技术实质上升华脱水法。

(五)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了解部分,见《天然药物化学辅导教材》P6)

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 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1. 原理: 相似相溶

2. 方法: 结晶法、试剂沉淀法、酸碱沉淀法、铅盐沉淀法、盐析法

(二) 根据物质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

K = CU / CL(CU:上相,CL:下相),K值与萃取次数成反比,即K值越大,萃取次数越少,反之越多。

⑴分配系数(K值)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

分配系数K值:一种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K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为一常数。

⑵分离因子(β值)与分离难易的关系

分离因子β: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b = KA / KB (KA>KB)

b值越大,越易分离; b =1时,无法分离。

⑶酸碱度(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

溶剂系统PH的变化影响酸性、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游离型------极性小的溶剂;离解型-------极性大的溶剂)

◆PH<3,酸性物质多呈游离型(HA)、碱性物质则呈离解型(BH+);

◆ PH>12,酸性物质呈离解型(A-)、碱性物质以游离型(B)存在。

【纸色谱法 PC】(以滤纸纤维为惰性载体的平面色谱)

支持剂:纤维素(滤纸)固定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20-25%)

展开剂: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或水饱和的有机溶剂

Rf值: A、物质极性大, Rf值小; B、物质极性小, Rf值大。

应用:适合于分离亲水性较强的物质。

【液-液分配柱色谱法】(固定相主要为化学键合)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成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切面。

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做的切面。

水平面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质点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的基本概念

质点是指一个物体在运动中被看作一个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和位置的物理模型。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通常用符号“m”表示质点的质量,用

符号“r”表示质点的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来表示,其中直角坐标系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二、质点的运动类型

在质点运动学中,质点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类型。直线运动是指质点在直线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曲线运动是指质点在曲线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曲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圆周运动和非圆周运动两种类型。圆周运动是指质点在圆周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圆周。非圆周运动是指质点在非圆周曲线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非圆周曲线。

三、质点的运动方程

质点的运动方程是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通常用位置函数、速度函数和加速度函数来表示质点的运动状态。位置函数是指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用符号“r(t)”表示。速度函数是指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用符号“v(t)”表示。加速度函数是指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用符号“a(t)”表示。

四、质点的运动规律

质点的运动规律是指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通

常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质点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质点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点的质量成反比,用公式“F=ma”表示。运动定律是指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率与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用公式“v=at”和“r=vt”表示。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守恒,用公式“E=1/2mv^2+mgh”表示。

五、质点的运动分析

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需要对质点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点的运动规律。在运动分析中,我

们通常需要了解质点的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运动时间、运动距离等参数,以及质点的运动轨迹、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特征。通过对这些参数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点的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质点运动学知识。

六、质点运动学的应用

质点运动学在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学中,质点运动学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工程学中,质点运动学可以用于研究机械运动、流体运

动等工程问题,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工程系统。在生物学中,质点运动学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质点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需要了解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运动的类型、运动方程、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通过对质点运动学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