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卉怎样倒盆和换盆
来源:jing 查看次数: 234 时间:2022-09-17 19:02:11
盆栽花卉可以视庭院绿化和室内需要而随意移动。但因生长受到花盆的制约,需要比较精细的养护管理,定期换盆显得尤为重要。(一)时间露地盆花多于植株休眠期换盆;温室盆花多于农历谷雨前后,出房前换盆;幼小的盆播苗,一般在出现1片真叶或子叶展开后移植换盆,苗间距离1~2公分。(二)方法1.
垫盆。对盆栽商品苗先垫新盆,把碎盆片(至少3片)覆盖在排水孔上,凹面向下。在垫好瓦片的盆中,加入粗粒基质。2.
倒盆。倒盆是把花由原来花盆中倒出来。倒盆之前不要浇水,使盆土适当干燥,这样土球容易完整倒出。倒时,一手托盆,一手握拳,轻敲盆边,使土球自行脱出,如系大盆,可将盆侧倒放在木块上,轻敲花盆边部,使土球松动后,用手托住植株和土球,再行脱出。3.
清理植株根部。将植株土球剥去一些表面老土老根,去掉盆底的垫孔片,剪去过长的及伤病的根。如果盆边充满新生的白根,可以完整地换入大花盆。多年盆栽的大苗,根系错综盘结,常需用竹签将根系间的泥土剔除,然后换土上盆。某些珍贵的具有肉质根的种类,如兰花、牡丹、君子兰等,倒盆后应先将根清洗,阴干,再行上盆。4.
上盆。上盆时一手持苗,扶正立于盆的中央并掌握种植深度,另一手加培养基质,填满根周围的空隙,直至满盆。种植的深度应适合花苗的大小。然后振动花盆,并用手指压紧基质,使基质面低于盆边1~2公分。
上盆后,要立即浇足水,使达到水从底孔流出的程度,待水被吸干后,再浇一次。初上盆的苗要遮荫一周,方可恢复正常生长。
每年到9、10月份,待月季开花后一周,选叶腋芽饱满的枝条,截 成5—8厘米一段,至少要留3个芽,两片小叶,插条的下端用锋利的刀片削 成斜口,可用B12沾—下待用。花盆应选用直径20厘米以上的,最好用新盆, 若是旧盆应把盆洗干净并晒干。盆底孔留稍大点,漏水流畅,用瓦片盖住底 孔,填上1/3的粗炭灰碴,上面填满锯末,再用开水浇透锯末,凉透后,把 选好的插条插入锯末2—3厘米,切忌过深,扦插密度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展 叶生长,扦插完后要浇透水,然后盆口用塑料薄膜封好,放在荫凉稍见阳光 的地方,如气温偶然升高至28℃以上,应把盆端到荫凉通风处降温。要经常 观察塑料薄膜上的露珠情况,如露珠少,要掀开塑料薄膜向插条上喷水,最 好用细眼喷壶喷水,避免插条歪倒。这样约20天插条下端有的已长出瘤状愈 伤组织。叶芽也展出嫩叶。这时不可切误认小棵月季已成活而把它移出。因 为这时天气逐渐进入寒冬季节,盆土容易结冰,扦插月季苗根部很嫩弱,容 易冻伤,造成幼苗死亡。如果天气进入冰冻季节,应把盆放在有阳光的居室 内或放在室外蔽风向阳的地方。寒冬晴暖时,可搬到室外晒太阳,因塑料薄 膜透热很快,形成盆内温暖湿润小气候,月季插苗在冬天还可继续生长。待 到来年三四月份,插条月季苗生长茁壮,有的已现出花蕾,这时再移出花盆, 能比地插月季提前一个月开花。但这时应注意晚霜袭击。 传统的月季嫁接苗,必须先培育砧木(扦插或播种),然后在大田或掘苗回室内进行嫁接和促愈,翌春再行分栽。采用先嫁接后繁殖技术,则可省去育砧环节,获得多快好省的繁殖效果。 1、材料选择 砧木(插穗)宜选择野蔷薇作采穗母树,春季剪取其一年生枝条,夏秋剪取其半木质化的枝条,剥去枝条上的皮刺,在中下段充实部分剪取插穗。插穗剪成约15厘米长,下端在芽的另一侧削成斜面,上端在芽上2厘米处剪成平口。接穗要从优良品种植株上采集,春季剪取1年生枝条,夏秋剪取半木质化枝条,剥去皮刺,削取饱满的芽作接芽。嫁接方法采用贴芽嫁接。 (1)削芽。在接穗上的饱满芽上方4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平削。削深以稍带木质部为宜。当削至芽下1.5厘米时,横切一刀,取下芽片。 (2)削砧(插穗):在插穗顶端选择光滑的一面,由上而下削1个与芽片削面大小相同的削面,削深至形成层。 (3)接合。将芽片与砧木削面贴合,并用塑料薄膜带做露芽包扎。 2、接口促愈 将嫁接好的插穗(砧木)松弛地捆成小把,直立排放于干净的容器中,也可横向排列于容器中。然后用喷雾器喷上清水,再盖上容器盖。每隔2-3天揭开容器盖,并喷水雾保湿。插穗排放时不得堆积,水雾不可过多,以免容器内积水。容器应置于通风处。这样经过 20天左右,接芽与砧木(插穗)的接口就可以完全愈合,此时即可扦插到插床上。
盆栽月季的最佳花盆选择是泥瓦盆,透气性较好,虽然很多人觉得丑。而且月季的不同时期也要换不同的盆。
1年生的月季苗适合选用口径15-20cm的盆;2年生的则要选用20-25cm的盆;3年生的用30cm的盆。
在选择盆径大小时,2到3年生的苗最好选用30-40cm、高22-25cm的盆;微型月季的话则要选用18-22cm、高16cm的盆 。栽种时盆底最好放些碎瓦片或粗煤渣最为排水层。
这主要是土壤中有石灰粉或该施肥了。
月季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叶片发黄,其原因多是由于栽培管理失调引起。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叶片发黄,但发黄的情况不一样,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1.浇水不当: 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 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不干不浇,浇则浇足、浇透即可。
2.施肥不当:施肥要以淡肥勤施为宜,施肥以复合肥料为好,穴施、浇施均可,千万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大剂量的化学肥料,否则都会灼伤根系的,致使植株萎蔫、死亡。
3.病毒性黄叶,这种症状主要是由于根系、枝叶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的,叶片不舒展,并伴随黄化、无生机的症状。可以喷施病毒克、克毒露等防治,也要注意养护管理,健壮的植株一般不会受到侵害。
4.换盆换土时没有掌握好技术,换盆换土虽然比较简单,但具体的要做好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可轻轻墩实或用细木棍等稍作镇实,在施用底肥时要施用腐熟的,最好离开根系,不要直接接触即可。并在换盆后立即浇透水,先放置于阴凉处养护,第二次浇水要在盆土稍干时进行,以后要间干间湿的浇水。换盆后短期中无需再施肥,至少要间隔三周后再施肥为宜。
5.换的土有问题,如有石灰粉或酸性太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