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常见三大害虫防治方法(花木常见三大害虫防治方法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14 01:51:32

黄兰常见害虫及防治?

黄兰主要的病虫害有黄化病、炭疽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黄兰喜酸性土壤,如土壤偏碱性,或浇灌用水也偏碱,容易引起白兰叶片发黄,根系变黑腐烂的黄化病。可用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叶面,每5-7天喷一次。还可经常施以0.5%左右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加以防治。

  黄兰的炭疽病,初时叶部褪绿,呈黄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圆形,严重时,叶片枯焦、发黑脱落。浇水过多、湿度大、通风不良易发此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10天喷洒一次防治。

  红蜘蛛、介壳虫会使黄兰叶子发黄,并吸食液汁,引起植株枯死,其分泌物会诱发煤烟病。介壳虫一经发现,可用竹片刮除。红蜘蛛可用1000倍20%三氯杀瞄矾,或用50%三硫磷l000倍液喷洒防治。

如何防治紫荆树常见害虫?

【中文别称】紫荆、紫珠、满条红【拉丁学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科属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亚科:苏木亚科 Caesalpinioideae 属: 紫荆属 Cercideae 亚属: 紫荆亚属Cercis【性状】 豆科紫荆属.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 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用途】 紫荆先花后叶,花色艳丽可爱,常常被种种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丛植观赏。其树皮花梗还可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可供家具、建筑等用。 【观赏特性】 早春叶前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叶片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光影相互掩映,颇为动人。宜丛植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因开花时叶尚未发出,故宜与常绿松柏配植为前景或植于浅色的物体前面,如白粉墙之前或岩石旁 【产地习性】 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繁殖方式】 播种、分株、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主要以播种为主。 【常见的病害】 紫荆常见的病害主要是角斑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扩展后,互相融合成大斑。感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浸染源。②发病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药用价值】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4、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哈!

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1、撒施药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公斤拌细砂或细土25~30公斤,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地下害虫。

2、清洁田园: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害虫产卵和隐蔽的场所。在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净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药剂拌种:用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拌种,堆闷3~4小时,待种子八成干时播种。有效期25-28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4、毒液灌根: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在苗期受到地老虎为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克,加水50-75公斤,在下午4时开始灌苗根部,杀虫率达90%以上,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5、毒草诱杀: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加水2~2.5公斤,喷在100公斤草上。 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用1米左右长的新鲜杨树枝泡在50倍的40%氧化乐果液中,10小时后取出,于晚间插入春播作物地内,每亩10~15枝,诱杀金龟子效果较好。

6、灯诱杀:地老虎、金龟子、蛴螬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向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

7、毒饵诱杀:

①用炒香的麦麸、豆饼诱杀蝼蛄。一般在傍晚无雨天,在田间挖坑,施放毒饵,次日清晨收拾被诱害虫集中处理。

②放置“糖醋酒合剂”盘(或盆)可诱杀地老虎的成虫。

“糖醋酒合剂”的制作:取糖0.5公斤,醋1公斤,白酒0.1公斤,水7.5公斤,加入15-25克晶体敌百虫,将上述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盘中,在傍晚时放在田间约1米高处,次日清晨将药盘收回,可诱杀大量地老虎成虫。

③将新菜籽饼2.5公斤搓散,放锅中炒香,把炒好的菜籽饼盛在桶内,然后把用温水化开的敌百虫倒入桶内,闷3-5分钟,于傍晚将毒饵分成若干小份散放于移栽棉田的田中,第二天清早就可见毒死的地老虎虫体。

8、灌水灭虫:有条件的地区,春播前农田浇灌后,可使土壤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对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生存不利,可使其死亡率在90%以上。

9、地面施药:用敌杀死作常规农药新法治地老虎。做法是:在傍晚收工后用背负式喷雾器,按亩用2桶清水,每桶清水内加2.5%的敌杀死8毫升,配成2000倍药液,搅拌均匀,满地喷洒。

各类地老虎幼虫出来为害苗棵时,正与药物相遇,胃毒、重熏、触杀几箭齐发,药效可充分发挥,所有地老虎幼虫全部中毒,效果极佳。

10、人工捕捉: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搜索

杀虫双能够防治哪些常见蔬菜害虫?

杀虫双(bisultap),沙蚕毒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 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玉米、根等吸收和传导。

适用于水稻、蔬菜、果树、棉花和小麦等作物。

阿维菌素能够防治哪些常见果树害虫?

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所有鳞翅目,鞘翅目,蚜虫,菜青虫,食心虫,潜叶蝇,木虱和螨类都有效。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危害多种作物。防治地下害虫,是夺取作物丰产的重要环节。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50~60kg,拌小麦、玉米或高粱种子500~600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有效期30~35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除草灭虫。

在春播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撒施毒土。

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00g拌细砂或细土375~450kg,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几类地下害虫。尤其是冬小麦返青或春播作物幼苗遭受蛴螬或金针虫危害,可用此法补救。

4、毒液灌根。

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苗期受地老虎危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g,对水50~75kg,从下午4时开始灌在苗根部,杀虫率达90%以上,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5、毒草诱杀。

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100g加水2~2 5kg,喷在100kg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用1m左右长的新鲜杨树枝泡在稀释50倍的40%氧化乐果液中,10小时后取出,于晚间插入春播作物地内,每公顷150~225枝,诱杀金龟子效果好。

6、灌水灭虫。

有条件的地区,在地老虎发生后及时灌水,可收到一定效果。

7、黑光灯诱杀。

金龟子、地老虎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可于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

8、人工捕捉。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1)以虫治虫 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首先要提高当地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有利条件。有时还要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引起昆虫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简单、低廉的方式人工扩大培养,制成生物制剂喷洒于田间使昆虫死亡。如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3)利用杀虫素治虫 杀虫素是一些放线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日本从金色链霉菌中获得一种杀螨素,对红蜘蛛毒性很强。国内投产的杀蚜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着。

  (4)利用寄生线虫、原生动物治虫 国内已经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治虫 菜田内有许多种类蜘蛛能捕食害虫(只吃活虫、不吃死虫)。蜘蛛繁殖力强,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灯等诱杀,一般菜田有成千上万头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饲养繁殖,只需要保护利用即可。

地下害虫的最佳防治方法?

1.

撒施药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公斤拌细砂或细土25~30公斤,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地下害虫。

2.

清洁田园: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害虫产卵和隐蔽的场所。在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净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

药剂拌种:用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拌种,堆闷3~4小时,待种子八成干时播种。有效期25-28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4.

毒液灌根: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在苗期受到地老虎为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克,加水50-75公斤,在下午4时开始灌苗根部,杀虫率达90%以上,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5.

毒草诱杀: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加水2~2.5公斤,喷在100公斤草上。

6.

灯诱杀:地老虎、金龟子、蛴螬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向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

7.

灌水灭虫:有条件的地区,春播前农田浇灌后,可使土壤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对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生存不利,可使其死亡率在90%以上。

8.

地面施药:用敌杀死作常规农药新法治地老虎。做法是:在傍晚收工后用背负式喷雾器,按亩用2桶清水,每桶清水内加2.5%的敌杀死8毫升,配成2000倍药液,搅拌均匀,满地喷洒。

9.

人工捕捉: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10.

毒饵诱杀:

①用炒香的麦麸、豆饼诱杀蝼蛄。一般在傍晚无雨天,在田间挖坑,施放毒饵,次日清晨收拾被诱害虫集中处理。

11.

②放置“糖醋酒合剂”盘(或盆)可诱杀地老虎的成虫。

12.

③将新菜籽饼2.5公斤搓散,放锅中炒香,把炒好的菜籽饼盛在桶内,然后把用温水化开的敌百虫倒入桶内,闷3-5分钟,于傍晚将毒饵分成若干小份散放于移栽棉田的田中,第二天清早就可见毒死的地老虎虫体。

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1、灯光诱蛾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防患于未然。

2、呋喃丹拌化肥,深施入土,农药的有效成份能到达树叶,起到防治效果。

3、一但出现食叶害虫,用烟雾剂也是一种方法。

还提供四种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方法,供你参考:

1.物理防治 害虫越冬或越夏期,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卢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薄膜等,阻止成虫上树产卵。

2.片林和海防林,在害虫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于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设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万~150万头。

3.打孔药防治 高大树体,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传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原药或丑倍稀释液。用药量为10厘米胸径2~4毫升,注药后封好注药口。

4.毒环和毒绳防治 对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用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防治。在害虫上树前,用2.5%溴氰菊酯和氧化乐果各10毫升,加1公斤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或者用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按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树胸径处绑缚2周。

油菜害虫的防治?

  一、人工防治:根据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吐丝结茧、群集习性,及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喷雾防治:对2~3龄幼虫,可以喷25%灭幼脲ⅲ号10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等进行防治。  三、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