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病害防治农药(月季花病害防治农药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5-21 20:06:39
软腐病
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带出田间,再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发病初期,可用5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5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一次,视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喷洒次数。
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2.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减量增效。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6.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播种至出苗前,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8. 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真菌类病害的药剂很多,预防真菌类病害,可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1500倍液,或5%多菌灵+20%溴菌腈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800~1200倍液喷雾。
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水稻叶尖枯病、
本品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和三唑类农药复合新型杀菌剂,能够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具有保护、和铲除的作用,专门针对园林植物和草坪病害有,可广泛用于防治园林植物、草坪、花卉等性病害,如白粉病,褐斑病,锈病、赤霉病、叶尖枯病等。
防治对象:
草坪和园林植物上的茎叶病害如白粉病,褐斑病,锈病、赤霉病、叶尖枯病等。
用量用法:
半袋(50g)兑一桶喷雾器水(15公斤),稀释浓度为300-500倍,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使用效果佳,均匀喷施不得漏喷,发病期喷2-3次,间隔期为2-3天,单月多使用次数为三次。
丝瓜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枯萎病,具体防治措施参见本书第39问。
1、选种处理:选抗病性优良品种,其次是根据当地易发生的病害进行药剂及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当种子胚根破嘴伸长到1~2毫米时,即可播种。2、苗床准备:西瓜育苗的苗床,并根据保护地性能及育苗期内对温度的要求,而选用适宜的育苗场所。苗床一般可做1.0~1.2米宽的平畦。畦埂宽30~40厘米,畦的长度依育苗数量而定,最长不长于20米。育苗容器用营养钵、薄膜桶或纸筒等。培养土最好用草木炭加氮、磷、钾复合肥1公斤或高温处理过的鸡粪5~6公斤。3、播种时期:播种时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首先要浇足播种水,水渗透后,每钵播种子1粒,随即盖潮湿细土1~2厘米厚,而且要求中间厚,周围薄,形成小土堆。幼苗顶土时要及时揭去地膜,到子叶展平后降低苗床温度白天22~25℃,夜间13~15℃。第一片真叶展出后适当提高床温2~3℃。至定植前7~8天,逐步给于定植地(露地、薄膜棚)适宜的温度条件,定值后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4、苗床管理:苗床的湿度管理有两个方面。一是苗床土壤湿度,在低温季节不干旱不浇水,可在幼芽顶土,子叶展平后盖3~4次潮细土,每次0.5~0.6厘米厚,以利于保墒增温。高温季节多喷凉水,以利于降温。二是苗床内空气湿度以低为好。在保持所需要温度的原则下,尽可能多通风降温,以免病害发生,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1.软腐病防治方法:
高畦栽培,保持田间排水良好,通风流畅;适时播种,防止早衰;实行长垄短灌,雨后及时排水,灌水前除去病株,以减轻病菌传播。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150--200毫克/公斤,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溶液,重点喷施病株及其周围叶柄,尽量使药液流入菜心,一般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2.霜霉病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化学防治为辅。发病初期,喷施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
3.病毒病防治方法:
在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保证大白菜有足够生长期的前提下,遇干旱少雨年份,幼苗期注意浇水,以降低土温,保根壮苗。在莲座期,要轻蹲苗或不蹲苗。在发病初期,喷洒20%的病毒A可湿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同时,可选用吡虫啉、快杀灵、扑虱蚜等化学药剂及时防治蚜虫,消灭传播媒介。
桃子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疮痂病
南方桃园一般5—6月发病盛期
北方桃园一般6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最高
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树梢
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成熟期,病斑呈暗紫色或黑色,略凹陷,后表现为略凸起的黑色痣状斑点。
防治措施:冬剪彻底剪除病梢,萌芽前喷五氯酚钠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褐斑穿孔病
低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实。病斑: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
果面:出现暗紫色圆形中央徽凹陷病斑。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黄白色粘质。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
防治措施:1.提高抗病能力:选栽抗病桃树品种:开春后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做好修剪与清理,减少病菌。2.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铲除越冬菌源。展叶后治发病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3.褐斑穿孔病:低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实
防治措施:1.注意桃源排水,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2.落花后,发病初期,喷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
4.腐烂病:病斑多发生在近地面的主干上,早春至晚秋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4-6月发病最盛。危害特点: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树皮腐烂,致使枝枯树死。防治措施:对于病树、枯枝、虫枝及时销毁清除,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害。生长期:发现病斑可刮去病部,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等
(1)、要尽量为草坪创造适宜的栽培生长环境,促使草坪植物能够茂盛和健壮的生长。例如:选用无病虫的种子和草皮,采用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加强肥水的管理(平衡施肥量、合理进行排灌),创 造良好的排水状况,适度修剪,减少枯草层等等。这样将大大降低霉菌、病毒等病菌发生的可能。
(2)、在草坪发生病害时,应及时使用杀菌剂在草坪植株表面喷洒,常用药剂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普力克、福美霜等。使用时要注意适合的药液浓度。
(3)、杀菌剂具有防治和预防作用,所以一般在春天可喷药进行预防。在发病前用适量浓度喷药治疗。
(4)、喷药次数,主要要根据药液的残效期的长短来确定。一般的情况下可以7-10天喷1次药,总共喷洒的次数根据发病情况而定。
(5)、在使用杀菌剂时,要交替使用效果相似的多种杀菌剂,以防止抗药菌丝的产生和发展。
1 .路堤沉陷 塌方路基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称为路堤沉陷。沉陷是不均匀的,严重时会破坏局部路段造成交通中断。它有路堤本身的下陷和地基的沉陷两种。
2 .路基边坡的塌方 边坡的塌方是常见的病害 ,也是水毁的普遍现象,尤其在山区新建公路上,几乎是普遍的病害现象。塌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塌和崩塌。
3 .路基沿山坡的滑动 在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如果原地面较光滑,未经处理,坡脚处又没进行必要的支撑,特别在受到水的浸润后,填方路基与原地面之间摩阻力减小,在荷载、自重作用下,有可能使路基整体或局部沿地面移动,使路基失去整体稳定性。
4 .不良的地质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如巨型滑坡、泥石流、地震、特大暴雨等,都可以导致路基的大规模毁坏。在公路勘测中,要求尽可能避开这些地区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