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为什么叫昙花?(昙花一现)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4-12 22:58:53
昙花(学名:Epiphyllum oxypetalum (DC.)Haw ):附生肉质灌木,高2~6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老株分枝产生气根。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花托绿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鳞片;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边缘全缘或啮蚀状。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卵状肾形,亮黑色,具皱纹,无毛。
昙花是仙人掌科、昙花属附生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苏里南和哥斯达黎加。因为开花时间短,所以人们对它广为关注。“昙花”的名字,源于佛经,昙花叫“优昙钵华”,之所以叫“昙花”,取译音用字,这就是昙花名字的来历。
昙花夜间开放,被称为“月下美人”,卷叶昙花是昙花的一个品种。
卷叶昙花
其实这种植物的茎的形态很特殊,所以有人把它称作卷叶昙花,也称作牡蛎昙花,这种昙花主要是看叶子,叶子翻卷,弯弯扭扭,有点像水里的海藻,样子奇特。不过,卷叶昙花的花不好看,很小很不起眼。并且,卷叶昙花会结果,果实有点像迷你的火龙果。
小叶昙花的叶子比较小,比较窄,也比较的薄,叶子比较的细长,上面没有褶皱。大叶昙花是常见的品种,它的叶子比较大,叶子很宽,并且质地较厚。
2、开花能力不同:小叶昙花的生命力较强,属于多花勤花的品种,很容易开花,如果养护的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大叶昙花不好养,不容易开花,如果植株出现了一点问题,就会导致无法正常开花。
3、生长习性不同:小叶昙花比大叶昙花的耐湿性较好一些,大叶昙花不耐水湿,经不住水涝。
昙花是仙人掌科昙花属的植物,为附生肉质灌木,高度在2-6米左右,茎为圆柱形,分枝较多。其花为单生,形状为漏斗状,萼片为绿白色,花瓣白色。多在夜间开放,有很香的气味,有着“月下美人”的美名。由于昙花的开花只有1-2小时,并且整个过程仅4小时左右,所以有着“昙花一现”的说法。
昙花在我国各省区都非常常见,在世界各地也广泛栽培。
难得一见的昙花、珍贵的昙花、盛放的昙花、怒放的昙花。
为了增加假昙花的观赏价值,可以用嫁接法进行繁殖。假昙花的嫁接方法一般可以采用量天尺(俗称“三棱箭”)、叶仙人掌及片状仙人掌做砧木,在春、秋季进行。
1、修理余枝
昙花为多枝丛生灌木,要想昙花美观好看,适当的修剪必不可免,一般每盆留下5-6根枝条作为骨架,修剪的时候剪去枯枝残叶,不要剪去老枝,过于密集的枝条要及时除去,这些枝叶会影响昙花的生长和美观性。
2、修剪原则
昙花的高度通常控制在2米之内最好,过高可能会影响昙花的开花。可以进行掐头处理这样可以去除掉顶端优势,使昙花能长得更加繁茂,并将养分固定在侧芽处。另可在合适的地方刺伤生长的进行诱芽处理,得到理想的造型。
3、花后修剪
昙花花期过后需要将残花和花枝修剪掉,残花花枝会造成昙花营养的流失,也容易遭到一些害虫的侵扰。昙花耐修剪能力一般,每次修剪要以轻剪为好,大规模的修剪枝叶可能会导致昙花第二年难以开花。
4、剪后护理
昙花修剪之后不要让阳光直射,及时放到阴凉通风处,适当浇水,避免花枝枯萎,但是不能让土壤中有积水。修剪时最好选择春秋两季,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昙花之后的生长。新的枝条长出后及时施肥,使之有营养供给。
从外观上来说,顾名思义,小叶昙花的叶子要小很多,小叶昙花叶片相对小窄薄,叶子没褶皱细长,大叶昙花叶片大宽厚。让花友们追捧的并不是个头小,而是开花性好,好养活。美国昙花是大叶昙花,小叶昙花和大叶昙花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大叶昙花不好养,不容易开花,年头不够枝条不成熟不开花。只要花期伤了根花蕾再大也会掉。
昙花喜欢松软肥沃、排水优良的土壤,因此养护时,可以用腐叶土、园土、河沙等混合配制土壤,并且在植株上盆前,向土壤施加足量的基肥。
在昙花的生长期间,要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出现积水情况。
养护昙花的过程中,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尤其是花期后,及时剪除植株的残花、枯枝等,为植株节省养分。
小叶昙花好。
昙花有两种,一种是大叶的,一种是小叶的,大叶的对于新手来说开花比较难,而且要求养的年头足够久,植株足够大才行。如果您是新手,想养昙花建议你养小叶昙花,不仅好养,而且能够白天看到它开花,开花的时候香味要比大叶的香味足,你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