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多肉植物怎么分株 白鸟多肉怎么繁殖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26 23:23:20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区。
但是我们买回家的多肉(专指网购)几乎都是大棚里刚出锅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点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来说,生活在大棚的温室环境里完全经不起折腾。所以买回家后有的多肉两周甚至一个月状态都不见好转,这个与土壤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有很多花友误认为多肉植物喜欢沙质和颗粒的土壤,所以一开始就使用比例超过80%的沙子与颗粒。对于苗苗们来说,短时间内基本都不会生长,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刚买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对于不同习性的多肉要随机应变)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营养的,根系生长是否健壮与多肉们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泥炭土因为松软,非常利于生根。不过使用100%的泥炭土又会出现积水太多,或者干透后结板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多肉直接腐烂。
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总结,我认为对于苗苗类多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泥炭土60% + 沙子20% +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
2.对于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据品种差别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沙子+颗粒 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多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个头与土壤深度有直接关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会超出正常大小生长。
3.还有韩国多肉~大家见过的应该不少,大部分都是塑型后,看起来株型特别漂亮!
很多人也以为是气候因素,其实颜色是气候因素无疑,不过株型却不是又气候来决定的想养成韩国那种单颗塑型的多肉也很简单,在质料中加入更大比例的颗粒即可。前阵有朋友(若水同学)去韩国,还特意拍了照片给我看,很疑惑的问我为什么韩国人的土壤全是碎石,堆在一旁的质料全是打碎的石头,一点土壤的痕迹都看不到。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
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
这时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 颗粒60%~80%。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我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总感觉有点土壤,有些养分,对多肉会好一些。
叶插~很多多肉植物(类似于黑王子燕子掌)叶片肥厚放到土壤上自己就长出来了~枝条插~如果没有厚实的叶片多用枝插法~(例如白鸟黑法师沙漠玫瑰白马城等)种子繁殖开花的多肉都会有种子播种使他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繁殖方法分株多肉植物经常自己从根部长出小株(小仓角殿火祭等)将小株留一些根与母株分离就行啦~~大概就这几种了观赏多肉主要是用叶片枝条繁殖的而且速度很快成活率特别高
播种繁殖:将种子捻散,均匀的撒在泥土上,播种后不覆土,慢慢等它生长即可。
分株繁殖:在母株上选择合适的嫩芽位置,切下后要将嫩株晾干。然后栽在提前消过毒的泥土里,浇上少量水,保持湿润,放置在稍凉爽的位置。
嫁接繁殖:嫁接在量天尺上,最好选择肥厚、壮实和饱满的仔球, 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
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珍珠岩
1、幼株或刚买回家,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易于生根。
2、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沙子+颗粒 1:1:1
浇水: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土干透了再浇,一次浇透即可,水量过大容易徒长。
光照:放在光线明亮又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1、白鸟属于仙人掌科,但不能长时间暴晒,因暴晒后,植株容易发软变矮。
2、夏季高温多湿容易引起腐烂;
3、冬季可以全日照,在暖和的情况下可以少量给水。
温度:
1、夏季温度较高,需要遮阳,通风。
2、冬天,建议搬到室内防止冻伤根部。
光照:放在光线明亮又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1、白鸟属于仙人掌科,但不能长时间暴晒,因暴晒后,植株容易发软变矮。
2、夏季高温多湿容易引起腐烂;
3、冬季可以全日照,在暖和的情况下可以少量给水。
温度:
1、夏季温度较高,需要遮阳,通风。
2、冬天,建议搬到室内防止冻伤根部。
繁殖:可以播种或分株或者是嫁接。
通风遮阴:夏季是白鸟生长期,需要遮阳且通风,7~9月高温期基本是阴凉通风养护, 9~12月水分也是干透给水。
冬季养护:冬季,温度低于2度以下,植株进入休眠期;
1、不给水,少水可以防止低温出现的冻伤和烂根;
2、保存盆土干燥,这样,白鸟比较耐低温;
总结:
1、春秋季节是生长季节,可将白鸟放在光线明亮又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2、注意保持通风,避免闷热潮湿的生长环境。
3、冬季可以全日照,在气温上升的时候给予少量水分。
春秋季,给唐印多肉分株应在春秋季进行,在分株的时候气温不能太高或太低,不然上盆后会很难服盆春季和秋季也是多肉的生长期,分株后的唐印多肉也会很快适应新环境,不会因分株而影响到它正常的生长速度。
在分株的前几天应适当控水,目的是为了能让土壤和花株更好的分离,以免伤根。
分株是多肉常用的繁殖方式,但是也有它适用的范围,对于群生状态的多肉来说比较合适。时间最好在春季或者秋季。基质要透气、疏松、肥沃的,使用之前最好消毒,之后润湿。然后将多肉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栽种在不同大小的盆中即可。
一、分株法适用范围
多肉可以用分株法进行繁殖,而且比较常见。但是,多肉品种非常多,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适合用这种方式。一般来说,对于群生的多肉,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二、分株时间
主要考虑温度的适宜程度。在春季和秋季最为合适,分株后更容易成活。
三、准备工作
1、基质:要选用良好的基质,可提高成功几率。要透气好、疏松且肥沃的。使用之前,最好先消毒,比如在太阳下晒一会儿。另外,栽种之前还要将其润湿,不要太干。2、分株及消毒:将多肉分成几个部分,并且在伤口上涂抹一些杀菌剂,避免伤口腐烂。
四、分株后栽种
将几个部分栽种到准备好的花盆中。根据不同部分的大小,调整每个花盆中植株的数量。
五、分株后管理
1、刚上盆之后要放在阴凉的地方。第三或者第四天可以适当有些微弱的光。一周之后,可逐渐增加光线的强度和时间。2、温度要适宜,保证在温暖的范围之内。
多肉侧芽分株可分为有根系的和无根系的。若是有根的侧芽,可连土带根一起拔出来,将上面的土壤抖掉,把想要分开的侧芽和母株分离开,直接上盆栽种就行,成活率比较高。若是没有根系的,小心掰掉,晾干伤口。之后直接按照扦插的方法放在基质中就行,悉心养护,成活率也很高。
白鸟(Mammillaria herrerae),仙人掌科乳突球属。球状,初单生后群生,通体被软白刺包被,球质很软。花直径2—3.5厘米,淡红中带点紫色,也有白色小花,果实圆形,洋红色。
一、分株的准备
多肉分株不仅能增加多肉的数量,还能为老株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但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适合使用分株法,一般来说比较适合群生的多肉植物使用。分株前应保持盆土干燥,这会使根茎变得柔软,能够减少对老株的伤害。分株前还应准备好新的盆土,一般可选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
二、分株和移栽
分株和移栽最好在多肉休眠期刚结束时进行,这能够提高成活率。分株时,应当剪取健壮的侧芽或块茎作为分株幼苗,并涂抹适量的杀菌剂,以防伤口感染。将准备好的土壤浇水至微湿,将分株幼苗轻轻埋入土中,并填土压实。
三、移栽后养护
移栽完成后,将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接受强日照,保证适宜的温度,可适量浇些水。一周左右,新的多肉便能够成活,之后可正常养护。
分株是多肉常用的繁殖方式,时间最好在春季或者秋季,多肉植物分株的前提是植株是群生状态,有自己的根系,只要将原本已经快分离出去的个体小心的掰下来尽量留存有部分根系,然后重新种植下就可,注意通风,小心伤口感染,有条件可以再伤口上抹点杀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