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植物种植的科学布局 图解植物种植的科学布局是什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6-30 03:55:26
1.
土壤准备 土壤是花卉苗木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的准备非常重要。首先,需要检查土壤的PH值,让它在6.0-7.0之间,这样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其次,需要充分肥料,不但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使用化学肥料。最后,为了避免地渗,需要对土壤进行适量的排水处理。
2.
育苗 种植花卉,需要提前进行育苗工作。首先,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种子处理。在进行种子处理之前,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度的松土,然后再将种子进行入地。
3.
水分管理 水分是花卉苗木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水的科学管理。首先,要记得根据植物品种的需要,适时地浇水。其次,需要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避免水分过多造成积水。当然,也需要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等资源。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花卉苗木生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影响,需要进行
1.
首先是整地施肥,为了提高桃的成活率,最好是选在每年春天的二月底到三月底或者秋天的八月底到九月中进行适时栽种。
2.
栽种方法有三种,一是种子播种,二是移栽,三是嫁接。 桃树对氮肥、钾肥以及磷肥的需求量比较高,一年可以施肥五六次左右。 最后,做好病虫害防治即可。
苏州园林对花木设计的审美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形美、色美、香美。所谓“形”,即花木的姿态、外形。
它既可指单体,也可指群体。既可指同一种类的种植,也可指不同品种混合种植所形成的花木形体。
从树冠的自然形态到树枝的伸展、疏密、曲直,再到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等,都要能“入画”,具有“画意”才符合形美的标准。江南多榉树、榆树、香樟、槐树等,这些树都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形态,所以在苏州园林中也最为常用。
“色”即颜色,苏州园林的统一色当然为绿色,但除绿色之外,也点缀着各种颜色,如银杏树叶的金黄、枫树的红色、竹叶的青翠以及白皮松的树干白等。除树木之外,颜色最鲜艳、最丰富的莫过于花了,花圃中的鲜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点缀在园林一大片绿意中,美不胜收。“香”即香味,因园林中广种奇花异草,花香四溢,沁入心脾。常见的有腊梅、兰花、梅花、桂花等,花开季节,暗香涌动,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花木的审美要求之外,在全园的花木配置上,要求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根据叶色和花期,结合时令变化进行栽种。尽管苏州地处江南,然至秋冬季节,乔木落叶,枯木肃杀,但在巧妙的组合栽种下,仍有不少树木如香樟、翠竹、桂花、女贞、山茶、广玉兰等常绿树,四季常青,点缀生机。
“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此为以疏救塞,以密补旷之法”。由于苏州传统园林规模较小,园中植物的观赏距离都很近,这就要求每棵花木都要经得起观赏和推敲,所以园林中花木的布置设计也很费精力。
在小庭院、廊侧和院墙角落,一般种植芭蕉,天竹之类,或以湖石砌成花坛,种植牡丹、芍药等。较大的范围如山坡、大的院落则种植古木大树,郁郁葱葱。当然过繁的枝叶也会遮挡美景,阻挡视线,因而修剪也必须由造景的需要来决定,该密则密,该疏则疏,以形成自然清新、古朴幽深的境界。
一、土壤选择
选择一块肥沃的土地,浇水,水一定要浇透彻,浇好水后,利用阳光照到土地最上面都白了,整理土地。
二、品种选择
选种非常重要,一般要去正规店里买种子,买种子的时候,一定要买饱满的,颜色深一点的,选好种子之后,选择一个阳光好的天气,放在阳光下照照,照一个小时就行,再拿去种。
三、播种管理
选好的那块地,把种子洒在这块土地上,翻一下,不要翻的太深,整理好这块土地之后,找一块新的薄膜,把这块土地覆盖,过几天再去看看。
四、移植
打开薄膜,让白菜在阳光下照照,再浇水,用小刀一块块的把菜苗挖下来,一定要保持根部的土的存在,在之前选好的土地上挖一个小坑,保持距离,把菜苗放在坑里,浇水,水干之后,用土把根部埋起来,五天之后再看看小白菜的成活率。
五、施肥
等下过雨之后,再去上肥料,把握好肥料的比例,一般上牛羊粪。
首先将地面正平,除掉杂草,然后再将草皮铺种上,浇足水即可。
一、花椒的选种育苗
1、种子处理
将成熟后的花椒种子进行采收,晒干去种皮,将去了皮的种子与砂子按质量比为7:3的比例混合进行揉搓,破除种子外膜,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50℃以下的洗衣粉水揉搓种子,去除种子上的蜡质和油质,洗净后待用;
2、播种
在已经处理好的,宽1米,长6米的畦上撒播种子,在种子上覆盖1‑2厘米厚的土壤,搭拱盖膜,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在夜间分批揭去覆盖物,适时浇水除草。
3、间苗
当幼苗长到3厘米高时就得间苗,苗距为10厘米,在6‑7月分别施尿素肥、三元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长到50厘米左右,出圃移栽;
二、栽培与管理
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栽种幼苗,幼苗须带叶栽种;选择坡度较小、土层较厚的土地种植花椒,株行距为(1.5‑2)×(2.5‑3)米,每亩133‑150株;移栽后适时灌水除草。
三、第一次定形修剪
栽后第三年6月定形修剪,将离地40厘米以上的所有枝条全部剪去,只留一个40厘米高的桩头。
四、结果枝的培养管理
1、每年的7月15日至25日必须将桩头上长出的嫩梢疏枝,按照有利改善光照条件,积累养份,充实花芽,枝条分布均匀稀密适中的原则进行摘除。
2、以下五类枝条必须清除,内向枝、重叠枝、徒长枝、交叉枝、竞争枝;
3、当疏除后留下的枝条长到50厘米左右时,全部枝条都进行摘心,并喷施一次多效唑控制徒长;
4、压枝,在每年的12月底,当桩头上的枝条停止生长后进行压枝,用一根1.5米长直径大约2厘米粗的木棍,把与桩头的角度大于100度以上的枝条全部压到100度以下,压枝时,用力要均匀,而且用力不能过猛,过猛时容易把枝条压断;随时清除花椒林中的杂草;
五、水肥管理
在降雨量较少的地方,每年的2‑6月,每月灌一次水,最好与树干为中心挖一个四周高的塘;未进入结果期前,每年施一次肥,一般在6月份施一次尿素,量千万不能过多,以树干为中心,将肥均匀地撒在直径为60厘米的土地上,不能沟施,撒完肥后马上灌水,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等到下雨时才撒施;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施两次肥,初春开始萌发时,施三元复合肥;把要施的肥均匀地撒在整个地面上,撒完肥后马上灌水,没有灌水条件的地方,仍要等到下雨时才能撒施;及时发现防治病虫害。
1、选地整地。种植的土壤一定要疏松、质轻,让其能快速生长,可施入“翠姆菌肥”疏松周围土壤,在物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产量较高。
2、选种育苗。选取一至两年的新竹做竹鞭,三年以上的不宜做母竹,它的竹鞭的芽头少,出笋少,移植成活率低。将新竹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最好留取一两节活枝,提高成活率,在埋入土壤即可。
3、合理栽植。待竹苗育成后即可栽植,栽植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栽植时间一般在2-3月;栽植时要将竹杆进行切杆,栽植时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地面成为一个夹角,土壤外留取一至两个节活枝,这样可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栽植时还要注意栽植密度。
4、后期管理。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低洼处应积水过多而烂根,但在高温季节又要及时灌水,防止土壤过于干旱而影响产量。
1.种植时间
茄子适合在初春和初秋两个时间段种植,春季1-2月播种,到4-6月就可以进行采收;秋季在7-8月播种,10-12月收获。
2.选择良种
选择抗病、耐热耐雨水、表皮紫红的品种。长丰一号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有着不错的产量。农友长茄果长30厘米,是早熟紫长茄品种。粤丰紫红茄生长旺盛,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红丰紫长茄抗青枯病、果实均匀、外形美观。以上品种都是不错的选择。
3.浸种催芽
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然后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里进行消毒,浸泡30分钟即可。随后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将种子捞出来淘洗干净,外面的种皮要去掉。包裹在湿透的纱布里,置于25-3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5-6天后多数种子出芽就可以播种了。
4.选地整地
选择方便排水的地段,苗床应选择之前未种植过茄果类的土地,之后将土地翻耕曝晒,起30厘米以上的高畦。加入少量速效性氮磷钾肥,搭配适量生物有机肥,土肥要均匀混合。播种前一周对地块进行消毒,用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500倍液喷施土壤,再用薄膜覆盖达到消菌杀毒的作用。
5.播种
苗床土修整后就可以播种,在种子里掺杂细沙可以播撒得更均匀,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随后浇透水即可,在苗期要注意保温,夜晚土壤温度不得低于17℃。
6.合理定植
幼苗长出来4片左右真叶时可以定植,选择长势壮硕的幼苗。土壤施足底肥,腐熟过的农家肥搭配适量微生物肥,做50-70公分的高畦,株距在30-40公分,栽入幼苗后浇透水。
7.肥水管理
基肥要结合整地进行,每亩地施腐熟的有机肥1.5吨、尿素25斤、复合肥100斤。定植后根据植株长势追肥2次,肥料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徒长,导致落花落果。授粉期,植株不缺水肥则不用追肥浇水。结果后,每亩地穴施尿素30斤、复合肥50斤,促进果实膨大生长,这个时期追肥两到三次。果实开始转色时停止施肥,保持土壤湿润。
1、种植时间:最好选在春季,具体是三月底最好,温度基本稳定了,能提高出苗率。或者选在秋季的11月底也行。不过播种种植的后期要进行嫁接繁殖,这样才可更好的生长,结果。
2、处理种子:杏的种壳厚且比较硬,因此播种前要先浸泡催芽。可放在80度左右的热水里浸泡,期间要不停的搅拌,避免烫伤种子。等水温降下来后就不用再搅拌了,捞出后放在50度的热水下冲淋一次,等出芽后就可播种了。
3、播种方法:播种的时候起垄播种,一垄一行,最后用点播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保证后期的生长空间。通常按照株距10公分,一个穴里点一粒种子。播种后及时覆土,压实土壤,并浇透水。若是发现有不出苗的情况及时补苗。
4、后期移栽:杏的种子出苗后等长到50厘米的时候就可进行移栽了。移栽的时候注意株行距的控住,最好是按照株距4米,行距4-5米进行,保证后期的生长空间。移栽的时候不用挖大坑,苗小。栽的时候及时覆土提苗,再进行覆土,浇灌定根水。
1、底质:海底要平坦最好是泥底或泥沙底,沙底较硬为次之。最差的是稀软
2、泥底。也可以是岩礁底。泥沙底要打橛,岩礁底则要下砣。
3、水深:要根据养育形式和苗绳长短来确定水的深度。冬季大潮时-般水深在5米以上的海区,都适合筏式养殖技术。
4、水流、风流:流大、浪小的养殖区比较好。只要安全有保障,水深流大、浪大的海区,也很适合作为养殖区。有冷水团和上升流的海区养殖效果更好。
5、透明度:透明度较好的养殖海区,才能适合海带生长,相对稳定海区透明度是海区养殖的关键。
6、营养盐:营养盐含量直接影响海带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每立方米含氮量在100毫克以上才能达到要求。
7、污水情况:污水包括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受污染海区不适合作为养殖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