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植物景观 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文化含义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05 13:31:33
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园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园路宽度一般为0.9~7.0米,园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路网及等级,进行园路宽度、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以及结构设计。成都市植物园建筑规模
成都植物园共设8个专类植物区和10多个植物专类园,荟萃全省主要科属植物和中外珍稀树种200余种。包括6种一级保护植物,园内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建有梅花,另有香樟林、千丈林和松林。园内草木繁茂,植物种类众多。现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余种,园艺栽培品种800多个,其中银杉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67种。
成都市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特色
成都植物园风景林区采用了以川西植被为特色的建设方式,把能反映自然环境特点的优势物种和地带性植被偏湿性低山常绿阔叶林作为园林风景林的主要类群,如今园内的马尾松林、栎树林木高达10余米,林冠郁闭度几乎达100%。林内层次分明,纵横有序,各具特色,它为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人员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普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园地。
成都市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引进植物种类
为更好地对植物进行引种驯化,成都植物园引进了川西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并经过逐步降低海拔,以适应本地区气候的驯化,还专题研究了“珍稀濒危植物”、“木兰科五种含笑”、“金佛山植物”等课题。木兰科植物共引进和保存7属48种,其中的15种已开花,观赏价值高,种类居省内之冠。
冬季的植物园,最美的景观属于大棚里的花展,花展的品种,各式各样很漂亮,也就是说,在春秋季看不见的花,在植物园的大棚里都可以见到,很值得去
深圳仙湖植物园位于深圳市东北郊,东倚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西临深圳水库。占地8800多亩,始建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个以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的著名植物园与风景区。植物园共保存植物4000多种,建有苏铁保存中心、木兰园、珍稀树木园、棕榈园、竹区、荫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百果园、水生植物园、桃花园、裸子植物区、盆景园等十几个植物专类园。全园分为天上人间景区、湖区、庙区、沙漠植物区、化石森林景区和松柏杜鹃景区等六大景区。建有别有洞天、两宜亭、玉带桥、龙尊塔、听涛阁、揽胜亭等十几处园林景点,并建有独具特色的古生物博物馆。
云南常见景观植物:
滇朴,云南樱花,香樟,紫薇,黄莲木,三角枫,银杏,红花洋蹄甲,桂花,杨梅,乐昌含笑,拟单性木兰,兰花楹,叶子花,红叶石楠,球花石楠,加纳利海枣,小叶榕,云南山茶,含笑球,叶子花球,黄金榕球,红花榉木球,茶梅球,海桐球,红叶石楠球,毛杜鹃球,苏铁,南天竹,金竹,四季桂,老人葵,花叶鹅掌柴,花叶常春藤,龟甲冬青,满天星,八角金盘,大叶红草,肾蕨,毛杜鹃,红花榉木,蜘蛛兰,银边草,汉宫秋,红叶石楠,金叶假莲翘,紫柳。
拓展资料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故云南有“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等美称。
云南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许多种类为云南所特有,如云南樟、四数木、云南肉豆蔻、望天树、龙血树、铁力木等。可供利用的资源植物在千种以上,而经济价值较高并能直接开发利用的有900种以上。此外,云南还拥有许多在遗传育种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农林园艺植物的野生物种资源,以及蕨类植物(占全国一半)、裸子植物等古老植物。
云南8万平方公里左右的热区,具备不同类型热带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建国后,已从30多个国家引进了1200种热带植物,大多数生长良好,有的已广为栽培,其中最成功的是巴西三叶橡胶。
云南是中草药的宝库,全省生长着2000多种中草药,有些种类是云南独有的。有供中医配方和制造中成药的原料400多种,其中如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质地优良,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过去依靠进口后来引种在云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砂仁、沉香、毕拨、胡黄连等“南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云南常用草药达1250种。民族药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草药,种类很多,是开发新药的广阔领域。
银莲花,株高25厘米到40厘米,地下有块茎状的根,叶子是根和叶,有3个叶状和棕榈形,银莲花的花只生在茎的顶端,有鲜红色、紫红色、粉色、蓝色、橙色、白色和多色,花朵的直径为4厘米到10厘米不等。根据相关资料,世界上有200多种这种花的园艺品种。
珙桐(g ǒ ng tóng)
珙桐是 1000 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堪称"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珙桐为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g ǒ ng tóng)
在我国绵阳平武县的大安村,有一片一万六千亩的野生珙桐林,每年四月下旬开始,这里的珙桐花就开始盛开了,白色的花朵迎风飘动,像白鸽漫天飞舞,最近就是观赏的最佳时间。
一,灌木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植物是灌木,如刺柏。
二,乔木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其往往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三,苔藓苔藓植物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苔藓植物喜欢有一定阳光及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四,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繁多。它们大都喜生于温暖阴湿白森林环境,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可以作为敏感地反映环境条件的指示植物。
五,草指草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矮小草本,常形成紧密的植丛。叶集生于基部,叶鞘在近地面处密集成纤维状。
个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郊的东关街,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因种竹多,得名“个园”,其意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传出于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石涛之手。前人谓“掇山由绘事而来”,是园掇山颇饶画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引人无限遐想。园内山峰挺拔,气势磅礴,给人以假山真味之感。园中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月轩等建筑,与假山水池交相辉映,配以古树名木,更显古朴典雅。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院落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
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有半月台。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池西一组有假山,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池西的复廊南有一幢三开间的两层小楼,独占小院的一角。
高大的粉墙,紧贴着明末大画家石涛的片石山房。地形不大,却布置得十分自然,疏密得当,片石峥嵘。山房其实是用小石堆叠而成。石涛和尚对石材进行了严格的选择,以石块的大小,石纹的横直,分别组合模拟成真山形状,宛如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