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内部无什么? 植物细胞有溶酶体吗,植物有溶酶体吗?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10 14:29:18

溶酶体内部无什么?

溶酶体:无膜 真核细胞中为单层膜所包围的细胞质结构,内部pH 4~5,含丰富的水解酶,具有细胞内的消化功能。

新形成的初级溶酶体经过与多种其他结构反复融合,形成具有多种形态的有膜小泡,并对包裹在其中的分子进行消化。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三者的联系:它们的膜都是生物膜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即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以出芽的方式、用囊泡运输到内质网、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再以出芽的方式、用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分类与加工,再以出芽的方式、用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由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这三者起桥梁的作用、缺一不可。

植物细胞有溶酶体吗,植物有溶酶体吗?

植物体中基本不存在溶酶体。

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内有与溶酶体类似的结构,肉圆球体、糊粉粒等。它们为具有水解酶活性的结构,是由一个单位膜围城的球状体。圆球体具有消化作用及贮存脂肪的功能;糊粉粒也具有消化作用,并且为蛋白质的贮存场所。

溶酶体内部为什么是酸性?

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防止溶酶体破解内部溶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溶解其他细胞器,因为溶酶体内为酸性溶解酶最适ph为5左右,而细胞质为中性使酶活性降低,保证了细胞安全

所有水解酶在pH值=5左右时活性最佳,但其周围胞质中pH值=7.2。溶酶体膜内含有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可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胞质中的H+(氢离子)泵入溶酶体,以维持其pH值=5

人有没有溶酶体?

溶酶体(lysosome),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直径约0.025~0.8微米;内含多种水解酶,专司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1955年由比利时学者C.R.de迪夫等人在鼠肝细胞中发现。

根据内含物和形成阶段的不同,溶酶体一般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两类。初级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器,或近于高尔基器分泌面的光滑内质网的特化区,囊内仅含有水解酶。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由吞噬或胞饮作用所形成的小囊泡,或与细胞器受损后的膜片等结构相融合而形成的。次级溶酶体经酶解后的残余物质称为残体或终末溶酶体,即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脂褐质等。

除少数细胞如哺乳类红细胞外,各种动物细胞都有溶酶体(在植物细胞中有类似溶酶体的细胞器如自体吞噬泡、圆球体和糊粉粒等)。溶酶体约含有50多种酶,如糖苷酶、核酸酶、蛋白酶、硫酸脂酶、磷酸脂酶和磷酸酶等。但并非每一个溶酶体中都包含全部酶类;同时各种细胞中的许多溶酶体所含的酶类也不尽相同。溶酶体中的酶能把各种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然后渗出到细胞基质之中,再为细胞代谢所利用。不能被消化的物质即形成残体,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细胞内排出。

哪些植物细胞有溶酶体?

植物细胞中含有溶酶体,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多种物质,溶酶体相当于细胞内的“酶仓库”。 

溶酶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包括蛋白酶、核酸酶、糖苷酶、脂酶、磷酸酶和硫酸酯酶等,但是通常不能在同一溶酶体内找到所有的酶不同类型细胞溶酶体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请问植物有溶酶体吗?

植物细胞中没有真正的溶酶体,植物细胞中存在着一种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细胞器,称为圆球体。圆球体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和蛋白质。脂类约占40%。圆球体含有酸性水解酶,与溶酶体的性质相似,但它有聚集脂肪的功能。

圆球体又称油体,是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与乙醛酸循环体连接。直径0.1~1微米,在电镜下圆球体为一半单位膜包围,内部可看到的细微结构,内含酸性水解酶,相当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内的酶是什么?

初级溶酶体内的酶是无活性的酸性水解酶。初级溶酶体是一种刚刚从高尔基体分泌的含有溶酶体酶的分泌小泡,单层生物膜,内仅含水解酶,但无作用底物,也处于无活性状态。

溶酶体内的ph呈酸性的机理?

防止溶酶体破解内部溶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溶解其他细胞器,因为溶酶体内为酸性溶解酶最适ph为5左右,而细胞质为中性使酶活性降低,保证了细胞安全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有什么?

其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磷酸酶、硫酸酯酶、磷脂酶类,已知60余种,这些酶均属于酸性水

解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5左右,溶酶体膜虽然与质

膜厚度相近,但成分不同,主要区别是:①膜有质子

泵,将H+泵入酶体,使其PH值降低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

简单的说 溶酶体没有能分解自身外表的那层膜的酶。具体的,见下面。溶酶体的外被是一层单位膜, 内部没有任何特殊的结构。由于溶酶体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水解酶类,所以溶酶体在生活细胞中必须是高度稳定的。溶酶体不被分解与其膜的结构组成有关:  溶酶体膜中嵌有质子运输泵(H+-ATPase),将H+ 泵入溶酶体内, 使溶酶体中的H+ 浓度比细胞质中高;同时, 在溶酶体膜上有Cl-离子通道蛋白,可向溶酶体中运输Cl-离子, 两种运输蛋白作用的结果,就等于向溶酶体中运输了HCl, 以此维持溶酶体内部的酸性环境(pH约为4.6~4.8)。  溶酶体膜含有各种不同酸性的、高度糖基化膜整合蛋白, 这些膜整合蛋白的功能可能是保护溶酶体的膜免遭溶酶体内酶的攻击, 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 溶酶体膜含有较高的胆固醇, 促进了膜结构的稳定。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