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 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是什么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07-13 14:55:56

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有哪些?

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繁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当然这个繁殖器官主要是有性繁殖的器官,部分植物也可以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比如我们常见的扦插方法就是采用无性繁殖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茎或叶子进行繁殖。

高等植物的特征?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共同特征是:绝大多数为陆生;有根、茎、叶和维管束分化;生活周期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再形成植物体。

高等植物有哪些器官?

植物包括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其中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合称高等植物 被子植物六大器官 为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其中 根、茎、叶 为营养器官 ; 花、果实、种子 为繁殖器官

章鱼繁殖的器官?

章鱼的交接腕在八条触手中有一个其实是生殖器。

  章鱼的皮肤中含有数以千万计的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赋予了章鱼精确控制颜色、花纹和皮肤纹路的功能。这些细胞直接和章鱼的神经系统相连,在海底大石头之间移动的章鱼能够立刻变换保护色。色素细胞也能够反映章鱼的状态:交配中的北太平洋巨章鱼的皮肤褶边多,呈现红底白斑点图样。

鸵鸟的繁殖器官?

1.公鸵鸟生殖器官睾丸一对,位于腹腔内。性成熟前,有米粒大或蚕豆大;性成熟后,可增至鸡蛋大。附睾细小,呈纺锤形,位于睾丸内侧缘,外包被膜。输精管为一对细长弯曲管道,末端形成扩大部和射精管,以乳头状的射精突通入泄殖腔内。无副性腺。阴茎为泄殖腔后端底壁延长的生殖隆突。性成熟前细小,性成熟后呈长舌状。

2.母鸵鸟生殖器官性成熟前卵巢呈扁平椭圆形,表面呈颗粒状,为很小的卵泡;性成熟后呈葡萄串状。输卵管为粗细不匀、长而弯曲的管道,由前向后分为漏斗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

雄性狮子繁殖的器官?

睾丸

狮子的生殖器官是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和功能对狮子的繁殖能力和生存有重要影响。狮子的生殖器官是繁殖能力的关键。雄狮的睾丸是其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器官的特殊特征?

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没有四肢,或只有简单的附肢。高等的脊椎动物四肢坚硬,便于运动。

鱼的四肢是鳍状的,前肢是一对胸鳍,在水里起转换方向的作用;后肢是一对腹鳍,既有游水的作用也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青蛙的前肢短,后肢粗而长,趾间有蹼。这些特点,使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陆地爬行、跳跃。

鸟的前肢演变成翅膀,能在天空翱翔,两条腿是后肢。鸵鸟的双腿强健有力,在沙漠上奔走速度很快。

哺乳动物四肢发育完善,能灵巧自如地运动,快速地奔跑,跑得最快的猎豹,百米速度仅为3.2秒。哺乳动物的四肢变化很大。袋鼠的后肢强壮有力,长度是前肢的5至6倍。蝙蝠的前肢变成皮膜状的翼,能在空中飞行。海洋中的鲸前肢变成了桨状的鳍脚,成了游泳器官。

油菜花繁殖的器官?

花、果实、种子

油菜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它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

油菜花在每年春季的三到四月份开花,但因为地域环境温度存在差异,所以植株的具体开花时间不同,如南方的油菜花在二到四月开花,而北方的油菜花,需要等到七月份才开花,此外植株的花朵为黄色,花瓣上具有细腻的纹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蚯蚓的繁殖器官是什么?

蚯蚓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在第10、第11节的后侧,有两对精巢囊,每一个囊内有精巢和精漏斗各一个,通过隔膜上的小孔与后一对的贮精囊相连;贮精囊两对位于第11节和第12节内,精细胞在精巢中产生后,先进入贮精囊中发育,待成熟后再回到精巢囊,由精漏斗经输精管排出。

两条输精管,在13节后,两两平行,当行至第18节与前列腺的支管和主管相会合,由雄生殖孔排出,雄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雌性生殖器官有葡萄状的卵巢一对,附着在第12、第13节隔膜的后方,成熟的卵落入体腔,经第13节内一对卵漏斗,通过较短的输卵管,至第14节会合,而由雌性生殖孔排出,雌生殖孔只有一个。

另外,在第6至第9节内,有受精囊2或3对,为接受和储存异体精子的场所,开口于6至9节间腹部节间沟两侧。

  蚯蚓虽说是雌雄同体,但由于性细胞成熟时期不同,故仍需异体受精。蚯蚓的雄性生殖细胞先成熟。成熟后两条蚯蚓要进行交配,交配时,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着,头端分向两方。

雄性生殖孔与异体受精囊孔相对,精液从各自的雄生殖孔排出,通过对方的受精囊孔进入受精囊内。交换精液后两条蚯蚓各自分开。待卵成熟后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在环带外凝固而成环状粘液管(蚓茧),成熟的卵由雌生殖孔排至蚓茧中。

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逐渐向前移动,当移至受精囊孔处精子逸出,在茧中受精。蚯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每个蚓茧有1~3个胚胎,2~3周内孵化。

如环境不适宜,可延至翌年春季孵化。通常於2∼4周後形似成体後微小的幼体自蚓茧钻出。60∼90天后性成熟,约一年後发育完成。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

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

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吊兰的繁殖器官是什么?

吊兰的果实在花蕊的部位,是蒴果圆三棱状扁球形,用于繁殖的, 也就是种子。通常也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宜分株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也可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小苗盆栽。吊兰种子是可以种植的,种子播种的时间是在3月份,它的种子是比较小的,而且也不容易取得,所以使用播种法进行繁殖的并不多。在播种种植之后,气温维持再15-20℃就好了。如果想要进行繁殖的话,常用的方法就是分株法和扦插法,这两种方法成活率都是很高的。

相关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