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来源:admin 查看次数: 0 时间:2023-11-21 04:28:09
1、《秋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 举头忽见衡阳雁。——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3.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谢榛《渡黄河》
5.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6.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7.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
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9.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薛逢《长安夜雨》
10.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1.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
12.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咏天池
元 邱处机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
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
天池
清 纪晓岚
乱山侄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译文: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4、《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诗中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中山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破阵子》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堪称描绘自然风光的神来之笔。白日,初升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尽,山的尽头,中条山的“尽头”一一中条山没入地平线的地方。五个字平实无华地描绘出太阳从中条山“尽头”升起那样一幅日出画卷。诗人登鹳雀楼,由于东方有峨嵋塬的存在,每上一层,视野都会有较大扩展,中条山不断向远处延伸。登上顶楼,目光会越过峨嵋塬看到太阳从中条山“尽头”冉冉升起。初升的太阳光照在伍姓湖上闪闪亮亮,诗人灵感突发,或者说是突发奇想,“更上”并不存在的,极其夸张的,理想化的“一层楼”,目光就能越过看似很低的山尽处的中条山进而看到太阳从千里之外的海面或入海流的黄河河面升起那样一幅更加美妙的日出壮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联想顺畅自然,整首诗完美和谐,积极向上的意涵天造地设。“白日依山尽”完整过程视频请查看本人所发头条视频。
代赠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珣 河传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南唐中主】李璟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宋】李清照 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近代】王国维 点绛唇 (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赠刘景文》
宋·苏轼
何静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